•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3D打印”考驗中國制造

    星之球激光 來源:網易2013-02-04 我要評論(0 )   

    對于劃時代的新產品、新技術,我們每每陷入 看熱鬧或玩噱頭的怪圈。 3D 打印這一代表數字化制造技術的新生事物,中國制造是否做好了迎頭趕上的準備?這不能不說是一次更...

           對于劃時代的新產品、新技術,我們每每陷入“看熱鬧”或“玩噱頭”的怪圈。3D打印這一代表數字化制造技術的新生事物,“中國制造”是否做好了迎頭趕上的準備?這不能不說是一次更深層次的“考量”

    這幾年來制造領域有什么新產品、新技術,在風頭上能夠蓋過iphone 

    答案是:3D打印。

     

           3D打印其實不是新鮮事物,德國早在1997年就催生了這一技術,但僅僅在研究領域和少數模具、設計行業被關注。它突然在全世界“火”了起來,一是因為這項新技術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有關論斷;另一個原因是,它不再局限于工業領域,尋常百姓未來也能買來3D打印機,在家里打印原先只能在工廠里生產的物件。

           3D打印到底是何種模樣?電影《十二生肖》里進行了最為直觀的展示:只見成龍扮演的角色掏出一付帶有傳感裝置的手套,將一尊獸首上下左右地摸了一遍,躲在另一個地方的同伴接收到信息后,很快就用3D打印機打出一尊一模一樣的獸首。

           作為又一個舶來品,我們該抱有怎樣的心態、作出怎樣的反應?

            3D打印大熱后,國內有兩種古已有之的心態值得深思:一是當做“玩意兒”視之,看熱鬧的多;一是當做噱頭“炒”之,踏實干的少。

           自去年12月以來,A股市場上的3D打印概念個股紛紛啟動,就有炒作之嫌。有一只股票甚至8個交易日內6次漲停,1月漲幅高達105%。實際上,這些個股背后,真正進入3D打印產業的可謂鳳毛麟角。

           多少年來,對于劃時代的新產品、新技術,我們每每陷入“看熱鬧”或“玩噱頭”的怪圈,當工業機器人在日本、歐美大行其道時,國內甚至還沒有起步;當互聯網在發達國家掀起新一輪產業革命時,國內更多的是一批“海歸”與“草根”在默默耕耘。

            3D打印能否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目前仍有待商榷,其產值現在也微不足道,2011年僅占世界制造業總產出的0.02%。然而,這一技術背后所代表的系統性、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卻是不爭的事實,作為增材制造技術,3D打印的核心是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與材料科學的全面結合,必定會改變現今制造業的生產方式。當前,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正以組建研發聯合體等形式,解決3D打印領域存在的高端共性問題,并使新技術順利產業化。

            《經濟學人》雜志稱,以3D打印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將把生產制造從大型、復雜、昂貴的傳統工業過程中分離出來,凡是能接上電源的任何計算機都能夠成為靈巧的生產工廠。如果中國制造不加緊進軍數字化制造技術,未來與國際領先制造水平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在規模上沒的說,在可統計的500多種工業產品中,有220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令人汗顏的是,在關鍵生產環節與核心部件上我們卻長期落后,國內的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電力、煤炭、建材等15個行業,技術水平普遍比國際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

           據說,就3D打印的理論研究而言,我國與國際水平相差不遠,然而涉及3D打印的精密激光器、光學系統、精密導軌和電機等核心組件,卻都需要進口。對于3D打印,大部分民營企業會在巨大的市場風險之前望而卻步,因此必須從國家戰略層面予以推動,以央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似應承擔更多的創新重任。

           好消息是,去年12月,工信部官員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近日,科技部有關人士表示,國家將出臺3D打印相關戰略規劃;而在1月18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涉及3D打印的科研成果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

          面對3D打印,應盡快拋棄慣性思維,不看熱鬧,不玩噱頭,而是腳踏實地、科學有序地予以推進。一個小小的3D打印,正在考量中國制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