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湖北激光產業:十字路口的選擇

    星之球科技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2013-02-07 我要評論(0 )   

    激光,全稱受激輻射光放大,亮度約為太陽光的100億倍。 它的產生,需要激勵源、媒質、諧振腔。激勵源提供能量,使媒質產生粒子數反轉,獲得與外來光同頻率、能量放大的...

           激光,全稱“受激輻射光放大”,亮度約為太陽光的100億倍。

           它的產生,需要激勵源、媒質、諧振腔。激勵源提供能量,使媒質產生“粒子數反轉”,獲得與外來光同頻率、能量放大的輻射光,再通過諧振腔,輸出強大的激光。受激輻射,諧振放大,謂之激光效應。

           同一原理,激光產業鏈的做大做強,離不開各種條件的同頻共振。

     

    一項技術撐不起一個企業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格良”號、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長征運載火箭等,它們的改裝、制造、生產,均使用了光谷科晶威激光公司的高功率軸快流激光器。

             其實5年前,王又青擔任科晶威的總經理時,企業的產品銷量始終上不去,市場開拓十分困難。經過系統的調研與分析,他發現了癥結所在,公司研制的4000瓦軸快流激光器,雖然技術領先,但產品太單一,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立足于核心技術,科晶威開始了系列產品的研發,并依托華中科技大學激光加工國家工程中心,攻克了高功率軸快流激光器中的高壓電源、控制系統、光學設計、精密機械設計等關鍵技術。截至目前,他們推出了2000瓦至1萬瓦的高端激光器,共7大系列9個型號,拓寬了客戶的選擇面。這些產品一經面世,迅速取代市場上的低端激光器,使科晶威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牢牢占據國內第一位。

           現在,科晶威的研發,不僅向更高功率沖刺,也更注重技術改良。如激光器上的傳統軸承,由于轉速快、磨損大,壽命最多不到兩年。而他們自主創新的磁力軸承,免接觸、無磨損、振動小、噪音低,使用壽命提高了10多倍,完全無須維護。

            “一項技術撐不起一個企業。”王又青深有感觸地說,跨國企業往往一年的發明專利上千件。只有各個環節均有創新,才能支撐產品的整體科技含量。同時,企業還要注重管理創新。據悉,科晶威是我省第一個通過國家4A標準管理的企業。

           目前,科晶威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其中一項核心專利,經銀行委托權威機構評估,市場價值達5000多萬元。

     

    開放包容,跳起來摘桃子

           俄羅斯擁有先進的YAG激光技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

           眾泰激光董事長付俊認為,要填補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必須敞開大門,跳起來摘桃子。

           2007年,付俊隨省科技廳組織的激光技術考察團,赴莫斯科參加國際光子展覽會時,認識了激光專家西里切夫·奧列格,她用最大的誠意,堅定了奧列格與湖北產業合作的決心。次年,奧列格以技術入股35%、眾泰激光以現金入股65%,成立武漢華俄激光工程有限公司。

          如今,華俄激光從最早的500瓦YAG激光器,不斷延伸產品鏈,形成了300瓦至2000瓦的激光切割產品系列。這種激光器光束亮度高、能量更集中,切割精細,特別對高傳導、高反射的金屬材料,具有獨特的切割優勢。早年僅200萬元資金投入的華俄激光,現在一年的產值已達到2億元。他們的產品,更是占據了國內細分市場的半壁江山。

          付俊告訴記者,本月底,在奧列格引薦下,又有兩名俄羅斯專家加盟華俄激光,致力于發光源、泵浦源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使公司具有YAG激光器的完全技術和產業化開發能力。

           開放包容,引進、整合各種力量壯大產業,眼下是湖北激光行業的共識。如看一看銳科激光的股權結構,可窺豹一斑了解其快速發展的動因。三江航天占股40%多、風險投資占股10%幾、華工激光占股約3%,其余為技術骨干和員工持股。

            華工激光董事長對記者說,企業自動的創新資源整合,已跟不上激光產業的發展態勢,須由政府牽頭、企業入股,盡快成立激光工業研究院,完成優勢資源的重組和優化。同時鼓勵國際合作,支持企業海外并購。

     

    行業會長的另類思考

           去年,我省激光產業鏈產值超過200億元,相關企業達200多家,激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繼續保持50%左右,是中國最重要和最密集的激光技術和產業基地。

           在這份傲人的成績單面前,許多業界人士卻有深深的憂慮。

           半導體激光器是第四代激光器,或許最終引領未來。它以半導體材料為媒質,以電流注入作為激勵方式,是目前電光效率最高的激光源,可達30%至40%,是光纖激光的2倍、固體激光和CO2激光的5至10倍。功率高、體積小,一臺上千瓦的半導體激光器甚至可以拎著走。

            目前,國際上對半導體激光器的研究正走向成熟,國內亦風起云涌,西安、北京、長春等地均取得突破,但我省尚未投入技術研發。許多人擔憂,一向以技術見長的武漢光谷,會因技術儲備不足,拖累激光產業鏈的壯大。


            是否需投巨資加強研發?中國光谷激光產業協會會長、激光產業背景深厚的朱曉認為,半導體激光器從芯片,到封裝、元器件、系統集成的研究開發,耗資將達數十億元,湖北激光產業或難以承受,而且不必跟著別人的后面追。“國內一家從事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研制的企業,生產的芯片已足夠全世界的需求。”

            他提出了一個立足實際的方案,湖北激光產業要發揮特長,做足做好下游激光產品,拓展應用領域,滿足市場需求,牢牢抓住客戶,可迫使上游供應商向自己推銷半導體激光器。

            或許,湖北的激光產業正走在一個十字路口。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