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激光美容整出滿臉“豆皮”,誰的錯?
王云濤/繪
整形外科門診部否認發生醫療糾紛,但同意退回一半預付款
■新快報記者 蘇中陽 實習生 黃曉煌
去門診部美容,臉上反而起“麻子”——市民曾小姐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去年6月,她在廣州粵秀整形外科門診部(以下簡稱“粵秀整形”)開了一個療程的美容卡,預付約1.2萬元。不料六次采光僅做了三次,她的臉上就起滿疙瘩。她以未提前告知風險為由,要求退還其剩余預付款。粵秀整形工作人員否認采光造成曾小姐皮膚患病,但仍退回了三次治療的預付款。
消費者
采光導致嚴重皮膚毛囊炎
曾小姐原先覺得自己皮膚光澤不好,膚色不均勻,于是去位于廣州大道中的粵秀整形做美容。“第一個療程是采光,是用做皮膚激光治療的儀器每隔一個月做一次,總共做六次,每次要2000元左右。”曾小姐說,她預付了1個療程費用約1.2萬元,但做完三次后,她就發現皮膚出了問題。
曾小姐說,去醫院檢查后,她發現自己患了嚴重的皮膚毛囊炎。“我去第十二人民醫院的皮膚科治療,醫生問我最近有沒有做過激光(美容),我說有,醫生說,可能是你的皮膚菌群失衡而引起的。一個毛囊里存在的菌群多達15個,導致全臉起疙瘩,出現白色分泌物。”
曾小姐說,為了治療毛囊炎,她堅持服用價格昂貴的藥,服了兩個月。“大概要100多塊錢一盒,斷斷續續花了兩千多元。”曾小姐說,兩個月后她去復查,結果是病情好轉。“但有后遺癥,就是皮膚上的疙瘩留下疤痕,現在滿臉都是。內分泌也失調了,經期沒來。”
目前,曾小姐的皮膚已經基本痊愈,于是,她開始與粵秀整形協商賠償問題。
曾小姐認為,在整個療程中,自己完全按照粵秀整形的要求進行,是粵秀整形沒有提前告知風險,導致了此前的病情。“不是我的原因導致我來退款的,而是你們的原因造成我來退款的,我只要求退還我沒做的那三次(的預付款),也不要求其他的賠償。”
門診部
你來遲了,協議已達成
5月30日,記者前往粵秀整形門店采訪,工作人員朱小姐對記者說:“你來晚了,我跟她(指曾小姐)已經達成協議了。”
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朱小姐解釋說,“她三次沒做,我們可以(把預付款)退還給她,當時我們是答應退給她的。”朱小姐說,門診部和消費者之間的矛盾來自于雙方對退款金額的計算方法不同。消費者要求按照平均每次治療費用(即2000元左右),計算未做的三次治療的預付款;而門診部則要求按照未做的三次治療的實際價格來計算退款金額。
“我向院長申請,院長當時不答應,因為這不符合我們醫院的規定。”朱小姐強調,“這是額度的問題,不是醫療糾紛。”
朱小姐說,粵秀整形方面認為,采光不可能導致毛囊炎。“她去治療皮膚的時候,我跟她打了電話,她說心情不好,很郁悶,所以她停了一段時間。(是她自己停止了治療),她現在也沒追究什么責任。”
記者于昨日聯系了投訴人曾小姐,她向記者確認,粵秀整形已向她退回預付款(約1.2萬元)的一半,她不再追究門診部的責任。
醫務人員應告知風險因果關系需進行鑒定
針對這個案例,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玉忠表示,《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執業醫師對就醫者實施治療前,必須向就醫者本人或親屬書面告知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醫療風險和注意事項等,并取得就醫者本人或監護人的簽字同意。
美容醫療機構診療行為違反上述規定存在過錯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診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有時需要進行專門鑒定。
消費投訴無處受理?權益受損有苦難言?其實每天都是315,維權就在您身邊。您可以通過撥打新快報報料熱線87776333投訴,或使用微博@新快315
提供線索,我們將對您提出的投訴進行調查,盡快幫您解決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