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武漢科威晶張熹微:造世界一流激光器 打破國際壟斷

    星之球激光 來源:武漢科威晶2013-07-12 我要評論(0 )   

    激光產業的發展,不僅承載著中國經濟振興之任務,也承載著激光人的夢想。造出世界一流的激光器,打破國際壟斷,成功走向國際,這是許多激光企業的發展目標,同時也是武...

           激光產業的發展,不僅承載著中國經濟振興之任務,也承載著激光人的夢想。造出世界一流的激光器,打破國際壟斷,成功走向國際,這是許多激光企業的發展目標,同時也是武漢科威晶激光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熹微的創業目標。

        7月,躁動的季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長城科技工業園內,一如往常的緊張忙碌。7月9日中午時分,武漢科威晶激光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熹微坐在辦公大樓內,侃侃而談。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嚴格把關,他帶領員工在被國外產品壟斷的激光器行業,用不到4年時間,創造過億產值,成為國內激光器行業的領頭羊。

        創立第二年只賣出六臺激光器

        2006年,為了打破高功率激光器長期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壟斷的局面,武漢團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斌和副董事長張熹微帶隊,與北美普瑞瑪公司進行了一次艱難的談判。最終達成協議,由團結激光與北美普瑞瑪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武漢光谷科威晶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寄望于能引進、消化、吸收北美普瑞瑪的激光器制造技術,在此基礎上再創新,從而自主創造出高功率激光器的民族產品。

        公司成立不久,張熹微便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公司的產品銷量始終提不上去;二是新產品市場開拓。“當時,我們的產品在技術上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還沒完成,采購渠道仍受到外方的制約,管理不規范,制造成本太高,缺乏競爭力。” 張熹微分析。

        2007年,科威晶只賣出去6臺激光器,而且沒有生產能力,產品配件由北美普瑞瑪公司生產,在國內組裝后交付客戶。張熹微現今還記得當時公司面臨的困境:“每顆螺絲都從北美進口,高成本可想而知,根本就沒有競爭力,而且公司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

        面對科威晶糟糕的業績,外資方并沒有太多耐心,提出撤資要求,希望盡可能地收回投資。

     

        狠抓產品質量 提升生產力

        要做世界一流的激光器,首先要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從2008年開始,科威晶調整營銷思路:采購渠道上,由完全依賴國外,到完全獨立,直接跟國外的供貨方對話;原材料上,從全部進口到部分進口,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當年底,其激光器銷量達到了30臺,度過了生存危機。

        此外,張熹微開始從管理制度上入手,重新完成了管理班子的搭建和員工隊伍的建設,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進行人才篩選,全面打造好公司整體框架。

        張熹微自始至終都在狠抓產品質量。一臺激光器零部件幾千個,一個產品有好幾百個密封點,必須實行標準化,一個零部件不合格都將造成組裝好的機器重新拆卸再檢查,費時費力。

        張熹微告訴記者,為了在國內尋找長期的零配件供應商,公司不惜成本抬高供貨門檻,從包裝、質量、工藝各個方面制定了一套嚴格的供貨標準,“挑選供貨商時,十家不行二十家,一輪不行兩輪”。

        最開始,一些國內零配件生產商提供的產品甚至連油污都沒洗干凈,有些零配件直接用鐵絲串在一起,對零配件造成磨損。他堅決退換了所有不合要求的零配件,直到供應商提供符合高標準的零配件。

        零配件達到高標準后,科威晶內部組裝時,幾千個零配件嚴絲合縫,組裝后能滿足一次檢修通過發貨的要求,生產能力大大提高。

     

        打破大功率激光器的國際壟斷

        張熹微經常對員工講,只有“專注”,才能“專業”;只有“專業”,才能“出眾”;只有“出眾”,才能“流行”。

        “只有專注才能做到完美。有不少同行勸我們做系統,因為利潤高,但我們從來不和系統商搶市場。”張熹微說,為了服務好客戶,公司在客戶集中的地區設立辦事處,確保機器出現故障后24小時內完成檢修。而國外的激光器出現故障后,等到國外公司派出的檢修人員到達國內、進行檢修、更換零配件,往往要花很長時間,檢修期間機器無法使用,企業每月損失數十萬。

        走上正軌后,科威晶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的目標。2008年,激光器的銷量達到了30臺;2009年銷量達到62臺;2010年,銷量達121臺;2012年,銷量已達285臺,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高端大功率工業激光器專業生產基地。

        近幾年的武漢光博會上,科威晶陸續推出6KW、8KW和10KW系列產品,受到國內外關注。

        “科威晶10KW系列激光產品問世,基本上覆蓋了所有加工行業的激光應用,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張熹微介紹,激光器是激光加工產業鏈上游的核心產品,對下游激光加工制造裝備及應用起決定性作用,地位類似于汽車的發動機。長期以來,國內大量高端激光焊接、切割設備配置的大功率激光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其中80%以上被德國、美國兩國的4個廠家壟斷。這一窘境現已被科威晶公司打破。

     

    瞄準海外市場再發力

        近幾年,國內關于工業CO2激光器的國家項目幾乎都被科威晶拿下,同時,科威晶也是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的參與者。

        時下,張熹微希望科威晶能憑借過硬的質量,突破海外市場。

        “國外的激光器起步比我們早,但是我們很快就做到了世界一流,且產品比絕大多數進口產品質量更好。”2010年,一家大型企業采購激光設備時,并不太信任國產品牌,在科威晶與國外進口激光器的選擇中,選擇了10余臺更貴的國外進口設備。使用過程中,這10多臺進口激光器的電源全部出現故障,機器全部停工,企業只好再找到科威晶,張熹微派人帶著自行研制的電源配件,當天趕到企業將激光器修好,企業恢復生產,公司負責人感慨“當初真該選擇科威晶”。

       就在部分國內企業還崇尚洋品牌時,國外知名企業主動找上了科威晶。目前世界上市場占有量最大的鈑金設備專業制造商日本AMADA公司、全球知名的機床生產制造商日本MAZAK公司都主動聯系科威晶,并到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對產品質量要求苛刻的日本廠家,希望能長期配套裝備科威晶生產的激光器。

        這些國際合作,為科威晶公司實施“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回首創業之路,我對得起當初的承諾,打破國外產品壟斷,成為國內激光器行業領頭羊,公司去年交稅過千萬。”張熹微更大的“野心”是,讓科威晶成為全球三甲的激光器企業,真正成為世界一流的激光器企業。

        真是這樣一批有著偉大目標的激光人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嘗試,不畏艱辛,才推動著我國激光產業的成長步伐不斷加快,并且開始打破中國市場上洋貨獨占的局面,不僅開始走向國門,并且也讓自身產品受到國外企業的青睞。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