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武漢規劃到2016年科技競爭力位居全國三甲

    星之球科技 來源:湖北日報2013-08-01 我要評論(0 )   

    圖為:未來武漢工業形成四大板塊(單位:億元)制圖:徐云 一年前武漢出臺鼓勵科技創業的黃金十條在全國刮起黃金旋風。武漢東湖開發區昨透露,今年上半年新注冊企業1832家...

     

    圖為:未來武漢工業形成四大板塊(單位:億元)制圖:徐云

      一年前武漢出臺鼓勵科技創業的“黃金十條”在全國刮起“黃金旋風”。武漢東湖開發區昨透露,今年上半年新注冊企業1832家,呈爆炸式增長。該市規劃,到2016年,以光谷為引擎,武漢科技綜合競爭力將雄踞全國城市前三。

      28歲的范犇是被“黃金十條”吸引來的重量級科技人才之一。這位中國最年輕的“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在比較了京深等多地科技園后,驚訝地發現光谷的“黃金十條”政策力度甚至超過中關村。他和妻子果斷選擇在光谷進行創業,實現科技夢想。

      光谷,這片518平方公里的熱土,正在成為吸引世界科技創業者的磁極。4年來,在光谷企業工作的博士達5000多人,4年增加量超過前20年總和。

      世界級納米專家王肇中來了,激光行業領軍人物閆大鵬來了,探測癌癥的先行者孫小蓉來了……數百名高端人才攜“獨門武器”登陸光谷,紛紛改寫產業版圖。

      膠囊內鏡機器人、語聯網……每天光谷要申請30多項科技發明專利,一項項全球創新引來世界驚嘆。

      本月起,光谷又實行“黃金十條”加強版,新增6條突破性政策,讓制度成為科技創新的催化劑。

      資金、政策、人才、項目不斷向光谷涌動。以光谷為大本營,武漢市今年啟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到2016年,武漢要初步建成以“高新技術創造中心、新興產業生成中心、科技改革示范中心、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創新文化培育中心”為主要特征,立足中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國家創新中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