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激光等新興產業助西安國際大都市崛起

    星之球科技 來源:人民網2013-08-16 我要評論(0 )   

    一個城市要崛起,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與支持。西安作為西北地區正在崛起的城市,既要當好西北地區發展的火車頭,輻射周邊地區;也要在陜西省建設內陸信息高地建設中,充當...

            一個城市要崛起,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與支持。西安作為西北地區正在崛起的城市,既要當好西北地區發展的火車頭,輻射周邊地區;也要在陜西省建設內陸信息高地建設中,充當龍頭。

     

      要當好陜西信息高地建設的龍頭,西安必須成為信息強市、大市,必須有一批叫得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幸,有西安高新區做依托,集中財力發展半導體激光器件及應用,正在成為新興產業集聚區。

     

      隨著近年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斷整合、集聚,西安高新區已經成為新興產業集聚的高科技園區,西安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興產業城市。

     

      西安為什么能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礎上,將新科技和新產業深度結合,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體現當今世界知識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潮流,對經濟社會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的產業。

      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我國戰略性產業目前主要包括七大方面: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從這“七大產業”的內容來看,這些產業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承擔著重要作用。

      西安高新區成立于1991年,是經國務院首批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規劃面積307平方公里,現擁有各類企業18000多家,是陜西省最大的經濟增長極,被國家確定為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六個高新區之一。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西安高新區自身具備極大的優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西安高新區已經初步形成了聚集高端資源的產業平臺。

      目前,西安高新區形成了以航天恒星、合眾思壯等企業為代表的衛星導航產業;以應用材料、延長集團、有色集團、電子集團等為代表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和LED產業;以光機所、炬光科技、華科光電、豐唐光電等為代表的激光應用與新一代顯示產業等。

      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上下游產業的企業紛紛進入西安高新區,產業聚集效應初步顯現,為西安高新區聚集高端資源提供了產業平臺。

      其次,西安高新區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極強。

      建區以來,西安高新區累計轉化科技成果近8000項,其中9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第三,西安高新區科研基礎雄厚。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技術和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人才是企業和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西安擁有高等院校48所,其中“211”工程大學6所,擁有科研院所94家,科研機構460余家,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行業測試中心186家,科技人才100多萬人,人才優勢明顯。

      第四,西安高新區局部領域取得技術突破。

      近年來,西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有了積極進展,核心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如炬光科技的大功率激光器研制成功,使高新區有望占領該產業鏈的全球最高端、最前沿。

      第五,西安高新區專業化園區發達。

      目前,西安高新區建有國家通信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十多個國家級產業化基地,建設了國際軟件園等一批專業園區,獲得了科技部創新型產業集群和科技服務體系的雙試點,這些為承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物理空間。西安高新區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條件

      憑借著上述優勢,西安高新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目標是使西安高新區成為國內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轉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高地。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西安高新區在政策、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工作,正在全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在政府領導機構方面,西安高新區成立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專門組織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管理辦公室。按產業領域細化分工,主要領導按領域負責,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

     

      在資金投入方面,西安高新區設立了1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重點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的資金支持。整合省市區三方的扶持資金,采用股權投資、貸款擔保為主,無償資助和有償使用為輔的方式,集中用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企業和項目。

     

      同時,加強科技金融服務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如加強政府設立的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加大政府貸款擔保支持力度,鼓勵銀行對園區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和項目提供貸款支持等。

     

      在科技資源統籌方面,西安高新區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西安高新區圍繞重點行業發展所需的基礎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統籌省市科技資源,加快建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創新技術支撐。同時,以產業聯盟為依托,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攻關體制,組織產業聯盟申請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協同攻關作用,力爭在某幾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和領域率先突破,搶占產業制高點。通過一系列措施,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配套環境,促進西安高新區科技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最后,西安高新區正在加強專業園區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承載。

      西安高新區會根據各專業園區的功能定位,大力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企業,并在土地供給和設施配套上給予優先支持。籌劃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和環保產業園,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空間。

     

      依據國家確定的七大產業領域和23個重點產業方向,結合西安的區位特點和高新區的產業基礎,西安高新區確定了16個發展領域。預計到2015年,西安高新區將形成下一代通訊網絡、生物制藥、物聯網與云計算產業、衛星導航、太陽能光伏產業、半導體照明、激光應用、新一代顯示產業、新材料產業等一批在國際國內有影響的特色新興產業集群。

     

      屆時,西安高新區的發展將更上一個臺階,西安也將成為陜西信息市場建設的真正龍頭,并將助力西安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關背景:

     

            陜西省激光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0年—2015年)全文:

         高功率激光器,尤其是以半導體激光器為核心的高功率激光器由于其功率高、可靠性強、小型化等特點已成為下一代激光技術的發展趨勢。以美國和德國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器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全球商用高功率激光器市場中國外供應商已占全球的90%。作為激光武器的核心部件功率大于80W的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國外長期對我國實行壟斷和禁運。以我省炬光科技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在高功率激光器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打破了國外對該項技術的壟斷,其開發的120kW半導體激光器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和法國之后第三個能夠制備百千瓦級半導體激光器的國家。抓住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軍事工業和大飛機工業的重大戰略機遇,將激光產業做強做大,對加快推動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發展現狀

      (一)激光器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在半導體激光器領域,我省炬光科技是國內首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能夠獨立設計和批量化生產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廠家,已面向市場推出9大系列100多款產品,申請國家專利18項、國防專利2項、國際PCT專利2項,另有8項專利正在申請之中。該公司“單巴條微通道液體制冷808納米250瓦準連續波半導體激光器”、“微通道液體制冷808納米垂直疊陣半導體激光器”、“單巴條傳導制冷30%填充因子808納米60瓦連續波半導體激光器”等3項技術成果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全固態激光器領域,西北大學的研究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地位,在光纖激光領域,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單位的研究水平與國際基本同步。

     

      (二)產業配套體系較為完整

      我省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激光產業配套體系。如在產業鏈上游有從事硅材料生產的天宏硅業,從事封裝材料開發和芯片封裝的炬光科技等單位;在產業鏈中游有從事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及其應用技術和產品研發、制造的陜西省全固態激光及其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陜西西大科里奧公司等;在產業鏈下游有從事加工設備開發的寶雞機床集團、西北機器公司等,從事顯示產品開發的彩虹集團、陜西振遠基業公司等,從事醫療設備開發的西北醫療器械集團和西安藍港醫療設備公司等,從事軍工產品開發的兵器工業集團203、205所等。

     

      (三)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我省在激光產品應用市場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目前,激光器產品已經在包括汽車制造、航天、航空、石油石化、電力、民用激光打標服務等眾多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但其中絕大部分激光產品都依賴省外或國外進口。一旦我省自主開發的激光器產品投入市場,必將獲得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炬光科技已經參與了國家“神光III” 慣性約束可控核聚變試驗裝置重大項目,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7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3所等單位簽訂了軍用產品開發協議。中國科學院理化研究所運用炬光科技生產的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已研制出萬瓦級固體激光器,沈陽大陸集團應用炬光科技3000W半導體激光器生產出了國內第一臺高功率激光熔覆裝備。

     

      我省激光產業雖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還存在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產能嚴重不足、激光光源產業與裝備產業脫節、產業聚集度低等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面對業已突破的核心技術,廣泛的應用領域和龐大的國內外市場等戰略機遇,通過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推動激光產業加快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二、總體思路

     

      (一)總體思路

      “十二五”乃至以后更長時期,我省激光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立足自主創新,加強戰略聯盟,著力開發應用,保持國際水平。

     

      立足自主創新。以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為突破口,加強自主研發,進行原始創新,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擴大軍民技術融合,進行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為促進激光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戰略聯盟。支持國際、國內、省內掌握高端技術的研發機構、高技術企業加強合作,在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等方面形成戰略聯盟,共同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動產業集聚,實現優勢互補、集成創新、成果共享、利益雙贏。

     

      著力開發應用。按照市場需求,實施九大產業工程,形成一批附加值高、技術先進的新產品;擴大激光技術和產品在機械、電子、醫療、石油、化工、軍事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構建高功率激光器產業鏈,進一步壯大激光產業規模。

     

      保持國際水平。擁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始終保持重點領域激光高端技術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掌握激光產業高端發展的主動權,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到2015年,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只,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3左右,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5%;激光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800億元,激光技術應用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20%。到2020年,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年產能達到500萬只,激光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

     

      創新能力加快提升。到2015年,建成國家激光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20個激光技術應用國家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激光產業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申請國內專利150項,國際專利90項;制定半導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及相關裝備的國家及行業標準15項。

     

      產業集聚效應顯現。初步形成基礎材料生產、芯片設計加工、核心部件、激光系統集成、激光裝備及應用產品等完整的產業鏈,高功率激光器制造以及在醫療、顯示、軍事等領域的應用初具規模,在西安建成國內一流的激光研發、生產和人才培養基地。

     

      三、重點任務

      組織實施基礎材料生產、芯片制備、半導體激光器耦合模塊、高功率激光器、先進激光加工、激光醫療、激光投影顯示、激光照明和紅外探測、激光軍事裝備等九大產業工程和創新能力建設工程,重點推進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逐步擴大激光器應用范圍,推動我省激光產業快速發展。(一)基礎材料產業工程

     

      圍繞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大力發展激光器基礎材料的制

      備和產業化,主要開展高效率、低污染的熱沉材料制備、新型焊料、GaAs晶體材料制備和激光腔面光學鍍膜等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實施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熱沉、AlN陶瓷、薄膜制備、焊料開發、GaAs晶體、光學鍍膜等產業化項目,為我省激光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材料保障。

     

      專欄1   基礎材料產業工程

      1、AlN陶瓷材料:依托西安創聯精細陶瓷有限責任公司,加快各類氧化鋁陶瓷基板項目建設;依托西電集團、陜西寶光真空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西京科技等企業進行石英和氮化鋁陶瓷等項目建設。

     

      2、熱沉材料: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聯合北京燕興賽博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士特等企業進行熱沉材料等項目建設。

     

      3、薄膜材料:依托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企業開展擴散阻礙層薄膜材料制備項目建設。

     

      4、焊料材料:依托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聯合美國銦泰科技(Indium Corporation)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新型焊料項目建設。

     

      5、腔面光學鍍膜: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和西光集團,聯合兵器205所等企業單位開展腔面光學鍍膜項目建設。

     

      6、GaAs晶體材料:依托西安華晶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重點實施半導體GaAs晶體、Si材料項目建設。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單位科技資源,重點突破熱沉材料制備、激光器GaAs晶體材料制備、激光腔面光學鍍膜等核心關鍵技術,加快熱沉材料等成果產業化。

     

      (二)芯片設計制備產業工程

      圍繞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大力發展芯片制備和產業化,主要開展高質量的芯片制備、量子阱層結構設計和工藝等技術研發。重點實施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設計和開發、金屬電極制備、外延生長設備等產業化項目,為我省激光芯片下游產業鏈建設提供保障。

     

      專欄2   芯片設計制備產業工程

      1、芯片設計制備:依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美國CORNING公司、西安中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重點實施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設計、外延生長、光刻等項目,形成年產100萬片的生產規模。

     

      2、外延設備: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沈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西北機器等企業,重點建設芯片外延工藝設備項目。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中科院理化所、西安光機所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設計、芯片外延層生長工藝、光刻工藝、刻蝕工藝、金屬電極制備等關鍵技術,加快芯片等成果產業化。(三)半導體激光器耦合模塊產業工程

     

      基于大功率、高功率激光器研制和產業化,開發光學整形設計、光纖耦合設計以及新型光學元器件的結合技術。重點實施半導體激光器整形模塊產業化,非球面透鏡、柱面鏡、微透鏡及陣列微透鏡等關鍵光學元器件等生產能力擴建項目,進一步促進我省乃至國內激光與光電產業快速發展。

     

      專欄3   半導體激光器耦合模塊產業工程

      1、光學元器件:依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西光集團,205所等單位,重點實施光學元部件的設計、加工和產業化;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單位,重點推進光學元器件產業化,加快我省光學元部件產業發展。

     

      2、半導體激光器模塊:依托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理化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重點實施半導體激光器耦合模塊產業項目。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理化所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各種非球面、微透鏡及微透鏡陣列等的設計和制作工藝、各類光學元器件材料的生長、成型等關鍵技術,加快各類透鏡等成果產業化。

     

      (四)高功率激光器產業工程

      充分發揮我省半導體激光器制備技術優勢,重點開發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封裝結構設計、熱管理、無銦化工藝以及高溫半導體激光器制備關鍵技術;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泵浦固體激光器和光纖激光器的關鍵技術、光纖激光器以及固體激光器關鍵技術。重點實施半導體激光器、全固態激光器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擴建、極端環境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等產業化項目,促進我省乃至國內高功率激光器規模化發展。

     

      專欄4   高功率激光器產業工程

      1、半導體激光器:依托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實施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研發和生產能力擴建、極端環境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等產業化項目。

     

      2、光纖激光器:依托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實施激光加工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項目,以及依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實施高亮度光纖激光器項目。

     

      3、 固體激光器:依托陜西西大科里奧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實施固體激光器產業化項目和施高效率高功率固體激光器項目。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炬光科技、陜西省全固態激光及其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芯片封裝熱管理、光譜展寬和長壽命等關鍵技術,光纖輸出功率更大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模塊技術,耐高濕、低溫等極端環境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模塊及核心器件技術,高功率全固態連續單頻激光器等關鍵技術,加快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和固體激光器等成果產業化。

     

      (五)先進激光加工裝備產業工程

      重點開發用于先進激光加工領域的光纖耦合模塊、2000W-4000W 半導體激光器系統、10kW級中紅外全固態激光器系統、微熔覆用綠光、紫外光單模全固態激光器系統等關鍵技術。重點實施光纖耦合模塊和帶有光學整形、控制系統、電源、反饋電路和保護電路的OEM扭鑰匙系統項目,薄金屬板激光焊接系統、激光塑料焊接系統、激光熔覆系統激光硬化系統、激光硬釬焊接系統、太陽能激光刻膜系統以及激光硅片打孔系統等先進激光加工設備產業化項目,促進我省激光加工裝備產業快速發展。專欄5  先進激光加工制備產業工程

     

      1、激光耦合模塊:依托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單位,實施400μm 芯徑輸出500W的810nm光纖耦合模塊、400μm 芯徑輸出100W-500W的810nm/940nm光纖耦合模塊、2000W-4000W 半導體激光器系統等項目。

     

      2、激光加工裝備:依托西北機器公司、應用材料西安分公司,聯合西北大學、大族激光等單位,以及各應用行業骨干企業,實施光纖耦合模塊和帶有光學整形、控制系統、電源、反饋電路和保護電路的OEM扭鑰匙系統,工業精密加工用高功率10kW級中紅外全固態激光器系統,高功率工業微熔覆用綠光、紫外光單模全固態激光器系統等項目。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北大學、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高功率激光耦合模塊智能控制與加工裝備連接關鍵技術,加快高功率激光器應用關鍵技術等成果產業化。

     

      (六)激光醫療產業工程

      重點開發用于激光醫療的光纖耦合模塊等關鍵技術,重點實施激光誘導熒光光譜儀、熒光定量基因檢測儀、基于激光和圖像技術的疾病診斷、生物檢測等系列激光診斷、檢測設備,以及激光脫毛、吸脂、祛斑等激光美容設備和激光前列腺治療等激光治療設備等一批產業化項目,促進我省激光醫療產業快速發展。

     

      專欄6   激光醫療產業工程

      激光醫療:依托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西北醫療器械公司、藍港醫療科技公司等企業,聯合飛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大學陜西省全固態激光及其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重點發展激光誘導熒光光譜儀、熒光定量基因檢測儀、基于激光和圖像技術的疾病診斷、生物檢測、激光美容、激光治療等系列激光診斷、檢測、治療設備,重點實施激光脫毛、吸脂、祛斑、牙科治療、激光前列腺治療和激光誘導實時熒光PCR基因檢測傳染病診斷儀、激光誘導熒光光譜儀、基因測序儀等激光診斷醫療設備產業化項目。#p#分頁標題#e#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西北大學、西安天隆科技公司、西北醫療器械集團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激光誘導治療、激光診斷圖像處理、激光微型手術治療等關鍵技術,加快高功率激光器在醫療領域應用關鍵技術等成果產業化。

     

      (七)激光投影顯示產業工程

      重點開發用于大色域激光投影顯示的RGB三基色LED光源和激光光源、光學引擎和顯示系統關鍵技術。重點發展影劇院和大型公共場所用大色域投影顯示系統、大型激光表演系統、激光彩色電視用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系統、家庭用激光顯示系統、公共信息顯示系統、便攜式激光投影系統等系列化激光投影顯示產品,實現大色域投影顯示系列產品產業化,促進我省激光投影顯示產業快速發展

     

      專欄7   激光投影顯示產業工程

      激光投影顯示: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江蘇麗恒電子有限公司、陜西西大科里奧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重點發展影劇院和大型公共場所用大色域投影顯示系統、大型激光表演系統、家庭用激光顯示系統、公共信息顯示系統、便攜式激光投影系統等系列化激光投影顯示產品。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江蘇麗恒電子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用于激光投影顯示的高亮度RGB三色LD激光光源制備技術。加快高亮度RGB三色LED光源、光學引擎和顯示系統等成果產業化。(八)激光照明和紅外探測系統產業工程

     

      重點開發1.5W、2.5W、5W、10W及10W以上半導體激光器照明系統技術,實現300m-8km范圍激光照明。重點實施激光夜視照明系統產業化等項目,為公共場所、小區、鐵路、油田、礦井等應用場合,提供長距離、節能、智能、高效的激光照明產品;重點發展紅外探測技術和系統制備,為航空、航天、空間、野外勘測、邊防、電力、軍事等領域提供探測和告警信息,促進我省照明和紅外探測系統產業快速發展。

     

      專欄8   激光照明和紅外探測系統產業工程

      1、激光照明:依托陜西電子信息集團,聯合山東神戎科技有限公司,重點發展1.5W、2.5W、5W、10W及10W以上半導體激光器照明系統,實現300m-8km范圍激光照明,為公共場所、小區、鐵路、油田、礦井等應用場合,提供長距離、節能、智能、高效的激光照明產品。

     

      2、紅外探測: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3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7所、中國航空工業第613研究所、中電212研究所重點發展紅外光電對抗、探測技術和系統制備,重點實施空間紅外探測系統等項目建設。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陜西電子信息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3所、中電212研究所和中國航空工業第613研究所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半導體激光器照明系統的模塊化和小型化關鍵技術。加快300m-8km范圍激光照明、紅外探測系統接收模塊的設計和系統制備等成果產業化。

     

      (九)激光軍事裝備產業工程

      重點突破儲存時間短、壽命短、可靠性低的關鍵技術。重點發展激光制導跟蹤、激光反衛星武器、激光雷達、激光引信、激光測距、激光核聚變、光電對抗、激光通信電源、激光模擬武器、激光瞄準告警、激光通信和激光陀螺等,重點實施單兵作戰系統等國防軍事裝備核心高功率激光器產業化項目,促進我省激光軍事裝備產業快速發展。

     

      專欄9   激光軍事裝備產業工程

      激光軍事裝備:依托中科院理化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7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3所、中國航空工業第613研究所等國防軍事工業單位,重點發展激光制導跟蹤、激光反衛星武器、激光雷達、激光引信、激光測距、激光核聚變、光電對抗、激光通信電源、激光模擬武器、激光瞄準告警、激光通信和激光陀螺等,重點實施單兵作戰系統等國防軍事裝備核心高功率激光器產業化項目。

     

      戰略規劃集成:統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3所、205所,聯合中科院理化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7所、中國航空工業第613研究所等科技資源,重點突破儲存時間短、壽命短、可靠性低的關鍵技術。加快單兵作戰系統小型化和精度準的關鍵技術等成果產業化。

     

      (十)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工程

      積極推進國家激光器創新平臺和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強化核心技術研究,發揮區域產學研優勢,實施創新工程,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技術轉移轉化、區域創新環境、市場推動應用、人才引進培養等完整的創新體系,突破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充分發揮自主創新對激光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升激光產業整體創新水平。專欄10  創新工程

     

      1、研究院建設工程: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大學陜西省全固態激光及其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等省內高校,建設陜西省激光產業技術研究院。面向市場,整合資源,以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為突破口,加強材料、封裝、熱管理和光束整形等核心技術研究,開展激光器及應用領域的關鍵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裝備的研究開發,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轉讓,培養產業高端人才,為我省乃至全國激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進一步提升我省激光產業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2、企業創新平臺工程:依托陜西電子信息集團等龍頭骨干企業,在激光醫療、激光加工裝備、軍用激光、激光投影顯示等應用領域,重點建設高功率激光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色域投影顯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醫療器械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裝備制造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省市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等一批自主創新平臺,提升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輻射、帶動上下游企業突破產業發展技術瓶頸,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激光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

      為了推動我省激光產業發展,由省發改委牽頭,會同省科技廳、財政廳、工信廳、環保廳、教育廳等相關部門,統籌協調激光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市場培育等重大問題。聘請國內外激光技術、器件、設備及相關應用領域的知名專家,成立激光產業技術專家委員會,為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

      一是積極幫助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爭取國家科技創新基金、高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等,促進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二是加大省財政資金對激光產業的扶持力度。省“13115”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持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持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和成果產業化,各級各部門都要加大對高功率激光器及其應用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三是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大力支持骨干企業上市融資,化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資金瓶頸,完善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信用擔保體系,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支持。#p#分頁標題#e#

     

      (三)加快培育激光器應用領域市場

      炬光科技研制的高功率激光器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對我國的軍事禁運和技術封鎖,為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發展,要從擴大激光打標、激光切割、醫療器械、顯示器件等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入手,制定和完善政府采購、鼓勵企業應用替代進口、政府補貼等政策,逐步推動應用設備供應商、半導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供應商和半導體芯片等基礎器件供應商的發展,進而形成完整的高功率激光器產業鏈,帶動整體產業發展。由省政府出面幫助企業爭取參與國家重大軍事武器研制,獲取產品生產資質,為企業辦理綠色通道,有效屏蔽國外產品在國內銷售,促進我省乃至我國激光軍事工業快速發展。

     

      (四)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水平

      一是要立足于原始創新,通過繼承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繼續保持技術開發的國際先進地位。二是通過財政補助、研發費用攤銷稅款等方式,支持企業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三是支持企業、科研單位參與國際學術技術交流、產品展銷等活動,及時獲取國際學術、產品和行業發展信息,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五)搭建產業發展公共平臺

      一是依托陜西電子信息集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和炬光科技等龍頭企業,建設和完善“陜西省高功率激光器及應用產業聯盟”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間的合作,加快技術、人才、信息和市場的相互融合,重點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長潛力大的創新型企業,促進產業快速發展。二是在西安灃渭新區,建設激光產業基地,完善配套設施,著力構建高功率激光器上下游產業鏈,吸引國內外知名激光產業企業入園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廣泛吸納用好各類高層次人才。積極實施“雙千人才”創新創業引導行動,促進高校院所的高層次科技人才為激光器及其應用企業服務。二是培養創新型企業家人才隊伍。實施“陜西企業家能力提升計劃”,運用我省豐富的教育資源,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知識和能力培訓,提升其現代科學管理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工作。支持在省內高校設立激光應用、光學設計等相關專業,培養產業技術人才。實施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在高功率激光器及其應用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動高層次人才服務于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四是解決創新型人才的后顧之憂。落實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各項政策,在引進人才落戶、住房、子女就學等生活條件、工作條件以及待遇上給予切實優待,吸引國際、國內高層次技術人才、管理人才來我省創業。

     

      (七)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一是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依法保障知識產權所有者的權益,支持研發成果在省內加速轉化。二是支持激光產業領域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產業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在科研開發、專利授權、成果轉化、企業重組、制度創新等方面給以重點扶持,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基礎條件。三是圍繞構建產業鏈,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吸引外部生產要素進入,形成龍頭企業主導、中小企業配套、上下游產業合理布局、有序發展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采取由政府前期投入建設標準廠房,以融資租賃等方式支持成長期中小企業發展,積極落實國家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促進科技型企業做強做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