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幾十家本土激光企業一年的銷售總規模也許還不及深圳大族激光一家的規模大。”談及本土激光產業存在的弊病,武漢華日精密激光有限責任公司CEO何立東直言,抱著技術“餓肚子”是光谷激光產業當前的真實寫照。
武漢華日是華工科技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其全系列固體激光器產品均具備全面自主知識產權。何立東介紹,目前光谷激光器技術全國領先,甚至與世界水平不相上下,但長期以來,大家都在比拼技術實力,卻沒能及時引進管理人才,導致在激光產品和市場領域的拓展慢下來,且逐漸被廣東等沿海地區超越。
銳科激光負責人閆大鵬認為,被超越也存在現實原因,武漢并非制造業發達地區,且距離激光產品的使用市場深圳、鞍山等地較遠,同時企業領導者的思維也不如沿海地區開放。
光谷激光一小微企業負責人稱,光谷的大型激光企業技術能力很強,但缺少與之匹配的高端產品管理和市場銷售人才,導致產品研發和銷售市場思路不清晰,后繼乏力。而新成立的中小激光企業機制靈活,對市場敏感,但沒有經濟實力支撐,產品研發滯后,想要成長還比較困難。
要想“吃飽”,光谷激光應如何突圍?何立東認為,可在擁有領先技術的基礎上,引進高端管理人才,探索客戶需求的產品,開拓外地市場;另外,政府部門在做好產業規劃的同時,設立激光創新基金,引導扶持激光領域的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形成產業集聚。
事實上,東湖高新區已經意識到上述問題,記者從光博會第三屆國際技術與產業化論壇上獲悉,高新區將成立一只總額為10億元的激光人才專項基金,聚納激光領域的高端人才。同時還將建設一個1.2平方公里的激光主題產業園,產業園位于光谷東部的左嶺新城,一期工程預計5年完成。建成后,可容納激光產業鏈上下游的800余家企業,將直接帶動就業超過5萬人,帶動相關產業生產總值500億元左右。
(節選自長江商報2013-11-05《谷歌眼鏡發微博 只用動口不動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