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中國制造探尋3D打印之路

    星之球激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2013-11-29 我要評論(0 )   

    保羅麥基里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將3D打印列為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動力之一。這項被稱為具有工業革命意義的制造技術,如今正在中國的制造業內緩慢發酵。 目...

       保羅·麥基里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將3D打印列為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動力之一。這項被稱為“具有工業革命意義的制造技術”,如今正在中國的制造業內緩慢發酵。

      目前,國內的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電及電子消費品、建筑等領域。據業內人士估計,3D打印機在國內企業級裝機量在400臺左右,2010年以來年增速均在70%左右,市場規模超過1億元。

      雖然其顛覆性尚未知,但中國制造業正在探尋3D打印在內的“智”造之路。

      保羅·麥基里認為,新工業革命將是顛覆性的,如同紡織廠“消滅”了手工織布技術,福特“T”轎車讓傳統手工鐵匠“下崗”。

      與傳統制造業的去除材料加工技術不同,3D打印遵從的是“加法原則”。打印時,先用相關軟件將產品圖紙轉化為3D圖像數據并上傳電腦,放入相應的材料后,打印噴頭就會根據圖像數據一層一層地將東西打印出來,再堆疊在一起成為一個立體物品。

      相比傳統制造工藝,3D打印技術最受矚目的優點是節省原材料和人工。由于采用“添加制造技術”,它的用料只有原來的1/3到1/2,打印速度卻快4倍。同時因省卻生產線和一部分組裝過程,可降低人工成本。

      3D打印早期創業者、杭州訊點科技創始人茹方軍說:目前,3D打印的成本節約在精密工藝方面的體現更為明顯。例如渦輪葉片的制造,傳統制造工藝必須將各種零部件生產完成后再進行組裝,而3D打印則可以一次完成,節約一道工序,對資源和人力成本的節約顯而易見。

      除了成本上的節約,3D打印技術也縮短了制造業樣品的制作工期。據震旦集團透露,在打樣、開模階段,3D打印技術平均可降低約50%的制造費用,縮短70%的加工周期。

      國內早期嘗試3D打印制造技術、深圳大業激光成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廖樂中也向筆者證實:以傳統工藝打磨出50個產品的首樣,至少需要半個月,但用3D打印則可以將時間縮短到3~5天。”

      相對于可量化的成本優勢,3D打印技術對于制造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則是不可估量的。

      美國3D行業巨頭、Stratasys(118.57, 0.42, 0.36%)公司亞太區總經理Jonathan Jaglom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理論上,只要電腦可以設計出的造型,3D打印機都可以打印出來。這意味著,未來的工業制造將更具想象力。

      “以往,制造企業總是將工廠建在勞動力便宜的國家,以此控制成本;但勞動力成本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保羅·麥基里指出: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中國需要做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準備——轉移到產業鏈的上游去。

      具體而言,新興的數字化制造業不需要大量勞動力在車間進行密集型生產,意味著廉價勞動力算不上一個特別顯著的優勢,中國的遠期目標不能建立在勞動力價格優勢之上,而是需要利用3D打印等新技術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任何技術革新,都是設計創新的鋪墊。”茹方軍也認為,此前,國外的設計優勢在于結構創新,比如:鏤空、無縫銜接設計等;3D打印技術讓許多不可能的設計變成可能,對于中國制造業及制造設計業而言,這正是新的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