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鉬業看中國,中國鉬業看洛陽。12月21日,中國(第三屆)鎢鉬化工制品產業年會在友誼賓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鎢鉬及其下游行業的精英齊聚“鉬都”洛陽。目前,洛陽鉬深加工企業達40余家,年產能總量超過3000噸,3D打印、注射成型及自動化設備將會是未來鎢鉬產業發展新方向。
產業精英齊聚鉬都,共話鎢鉬行業未來
如何提升鎢鉬產業競爭力?怎樣擴大下游市場應用產業的升級技術及生產裝備的創新?在此背景下,國內外業內專家共同解讀宏觀形勢、政策導向、市場前景及技術動態,探討鎢鉬產業發展趨勢。
據與會專家介紹,2013年中國經濟在增速放緩的同時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科技進步帶來了鎢鉬化工制品高精需求,新能源、光伏、藍寶石、石化等行業在政策的扶持下異軍突起。鎢、鉬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離子注入、熱處理、涂層工業、LED顯示屏、半導體工業、高比重合金等高端設備制造業領域。
洛陽在鎢鉬產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河南省有色金屬“十二五”發展目標明確指出,洛陽鎢鉬產業要集約化發展,通過資源整合,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促進企業聯合重組;通過重點企業的優勢項目建設,帶動河南鎢鉬產業升級,使洛陽成為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世界級鎢鉬產業基地。
鉬都貿易網總經理劉志勇表示,國家對鉬產業鏈調整意圖明顯,下游鉬深加工產品配額的增加,代表國家對高附加值、鉬化工制品企業發展的政策傾斜,這將對國內鎢鉬化工制品企業形成長期的利好。
市場短期低迷,行業期冀鉬深加工制造
日前,商務部公布了2014年中國第一批鉬產品出口配額,其中鉬化工、鉬制品總量達19605噸,接近鉬初級產品數量的4倍。鉬都貿易網分析師耿志強介紹說,由于產能過剩帶來供需失衡,2013年度鉬礦價格運行疲弱,鉬價一路從每噸度1740元跌至7月末的每噸度1380元,后來止跌于每噸度1360元。雖然近期鉬價重回上升通道,但是鉬制品市場整體仍顯弱勢。
“雖然鎢鉬市場一直低迷,但是鉬的深加工產品大有可為。”洛陽科威鎢鉬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靈杰表示,洛陽鉬深加工企業40余家,每年產能總量將超過3000噸。據統計,建材等傳統行業對鉬深加工產品的需求量每年達上萬噸,鉬電極市場需求超過3000噸,而太陽能電池、LED藍寶石、光伏等新興產業的鉬產品年需求量預計在8000噸左右。“海外市場潛力巨大,不乏大客戶,甚至是超級客戶。”張靈杰說。
盡管中國鎢鉬行業在規模發展、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從整體看,我國鎢鉬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產量以原生礦為主,伴生礦資源較少,成本高,品位低,深加工產品市場占比很低。
“面對以鋼鐵領域為主要市場的下游消費,鉬行業企業處于弱勢地位。”渤海商品交易所金屬部總監李客說,此外,貿易形式單一,以傳統現貨貿易和長單為主,缺乏流動性也對鉬行業企業不利。“鎢鉬行業正在經歷5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新形勢下鎢鉬企業應將目光著眼于鎢鉬市場應用的擴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實現企業逆境中國的崛起。”李客認為,鎢鉬行業比以往更需要行業內部共同思考,樹立全球化思維,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與協作。
3D打印等成鎢鉬產業新方向
據介紹,如今鉬的消費已廣泛應用于離子注入、熱處理、涂層工業、LED顯示屏、半導體工業、汽車、新能源、光伏等高端設備制造業領域。其中,藍寶石襯底、醫療器械、光伏、航空航天以及3D打印技術的推廣應用將促進鉬產品消費升級。
“3D打印產業被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是將現代塑料噴射成型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而形成的一門新型技術。”鉬都貿易網分析師耿志強說,與傳統工藝相比,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具有精度高、組織均勻、性能優異等特點,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療器械、辦公設備及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
“從這些高精尖的工業領域應用中,更可看出其對鎢鉬技術的巨大需求量。”耿志強認為,3D打印、注射成型及自動化設備將是未來鎢鉬新技術方向。
“鎢鉬企業要利用好國家產業調整政策、審批權下放等良好發展環境,迸發創造力生產力,整合資源,合作共贏。”洛陽市工信局副局長龔國際說,在國家鎢鉬產業準入政策指導下,洛陽鎢鉬企業可以產業鏈為紐帶,強化鎢鉬企業間的合作,做大做強洛陽鎢鉬產業基地。
小資料
鎢是熔點最高、比重最大、硬度僅次于金剛石的金屬,被稱為“工業牙齒”和“工業食鹽”。鉬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銹鋼的添加劑,可增強合金的強度、硬度、可焊性及韌性,還可增強其耐高溫強度及耐腐蝕性能。
我國鎢資源十分豐富,儲量、消費量、產品生產量和貿易量均保持或躍居世界第一,全球鎢供應的85%來自中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產鉬國,也是世界上鉬儲量最大的國家,幾乎占全球鉬總儲量的一半。
目前,鎢鉬被廣泛用于國防工業、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石油鉆探、特種鋼、新材料等;航空噴氣發動機、火箭、導彈、衛星的許多部件都是用鎢的耐高溫合金制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