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激光專家陳瑞良教授做客上海光機所“清河之光”論壇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3-12-26 我要評論(0 )   

    12月20號,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第六期“清河之光”論壇舉辦。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陳瑞良教授應邀參加論壇,并作了題為Filamentation into the Future的學術...

       12月20號,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第六期“清河之光”論壇舉辦。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陳瑞良教授應邀參加論壇,并作了題為Filamentation into the Future的學術報告。上海光機所的相關科研人員前往聽取了報告。本次論壇由所長李儒新主持。 

      報告簡要介紹了激光成絲(Laser Filamentation)的定義,特性,以及它在眾多領域中的應用等。隨后,陳瑞良教授主要針對激光成絲在激光效應(Lasing effect)、大氣遙感(Remote sensing)、激光切割(Lasing cutting)、激光引雷以及誘導降雨(Lightning and rainmaking)等方面的應用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討論。重點強調激光光絲遠程穩定傳輸,成絲過程中誘導的氣體膨脹,分子的解離,原子內部能級之間的粒子數反轉,以及它的強度鉗制效應(Intensity clamping),內部高密度等離子通道的產生等特性是其支撐其眾多應用的主要物理原因。最后,陳瑞良教授對原子及分子的“剝洋蔥式”電離的驗證給予他的期望,同時對激光成絲在人工引雷以及誘導降雨應用中出現的諸如如何提高光絲內部能量等問題進行論述。 

     

      報告后,與會人員在激光成絲在引雷降雨領域、激光切割等應用領域,以及激光成絲誘導的介質折射率變化的穩定性等物理特性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陳瑞良教授是國際著名的激光物理學家,他于1969年獲得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就職于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40余年期間,其所從事的科研領域覆蓋了超快激光傳輸以及成絲,飛秒激光成絲誘導產生的熒光輻射,強激光電離、解離,原子分子物理,超快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等領域。他以第一次通過實驗驗證Keldysh理論預言的隧穿電離理論而開始聞名世界(S.L. Chin, et al, J. Phys. B: At. Mol. Phys. 18, L213, 1985)。過去的12年里,陳瑞良教授受邀在國內以及國際會議中作了210多次的報告,發表論文390余篇,專著3本,并兼職眾多國際期刊雜志的合作編輯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