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打印成為熱詞的2013年,位于蕭山的先臨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推動國內3D打印和三維掃描技術領域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走進先臨三維的3D打印服務中心,我們看到了三維掃描與3D打印在文化創意領域的實際應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文物復制品,讓我們認識到3D打印技術的神奇與魅力。
“永遠不要以為3D打印離老百姓很遙遠。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手機、家用電器,甚至我們開的車和種植的牙齒,很多都是3D打印制作的。”該公司營銷策劃部經理王紅梅說。
以“三維數字化”技術為原理的三維掃描儀,可以在數秒內精確地測得物體的立體數字模型。將這些數據輸入電腦后,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在短短十幾小時甚至是幾小時內就能復制出一樣的模型。
南京六朝陵墓石雕,造型飽滿雄壯,紋飾華麗洗練,其中現存梁武帝堂弟蕭景陵墓遺址的金陵辟邪很有代表性。這一文物露天放置一千五百多年,渾身遍布歲月滄桑。如何復制保存這座南京標志而又不損傷文物,一直是困擾文物部門及文化工作者的難題。
不久前,該公司在當地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門大力配合下,采用先進的三維數字化技術,在不接觸原物的前提下,對原物進行了數據采集及數字還原,又通過3D打印技術制作1∶1原大模具,再用玻璃鋼翻制成形,又經上色做舊,最大限度還原了文物的造型、肌理和滄桑感。
這是國內采用三維數字化技術和3D打印技術所復制的體量最大的古代文物,在文物保護及復制領域有里程碑的意義,也為文化創意產業開拓了新的藍海。
文化創意正是三維數字技術和3D打印技術應用的一個很好的方向,它的應用包括了文物數字化、古建保護、個性化定制展示等等。
“文物或高端藝術品,往往以收藏品的形式出現,這就決定了大眾很難接觸到這些高端的文物和藝術品,只能通過一些媒體的照片看到它,無法近距離接觸和感受,但是3D打印技術和三維描述技術給我們這樣一種可能性。”該公司總經理李濤說。
整套技術取代了傳統的手工制模的工藝,在作品精細度、制造效率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它在文物和高端藝術品的復制修復衍生品開發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王紅梅介紹,這樣就可以高效地實現小批量的生產,促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比如目前與幾位麗水工藝美術大師的合作,通過技術手段,讓他們的作品批量復制,使藝術品的生命得到延續和擴展,讓藝術之美惠及大眾。
就在上個月,該公司還與洛陽考古院簽訂了考古三維數字化的5年(長期)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遺址三維數字化、文物3D打印、文物復制與修復、文物衍生品開發等多個方面進行合作。
去年以來,杭州市緊緊圍繞建設文化名城文化強市和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大力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特別是為這一產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文化和科技在杭州有了新的融合,也同時助推了文創企業的發展。
先臨三維的探索,就是文化與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這也呈現出杭州文創產業旺盛的生命力。去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956.1億元,同比增長18.4%,在GDP占比達16.17%,再創新高。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