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湖南運用3D打印技術輔助切除患者顱底腫瘤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新網2014-01-09 我要評論(0 )   

    位于中國內陸省份湖南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8日稱,該院借助3D打印技術成功為一名患者切除顱底復雜腫瘤。文獻檢索表明,這是3D打印技術首次運用在輔助切除此類腫瘤中。 頭...

           位于中國內陸省份湖南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8日稱,該院借助3D打印技術成功為一名患者切除顱底復雜腫瘤。文獻檢索表明,這是3D打印技術首次運用在輔助切除此類腫瘤中。

      頭痛、記憶力下降已持續3年的患者張某被確診為鞍結節腦膜瘤,其腫瘤嵌入顱底非常深,并與周圍的血管和神經交織在一起,手術難度很大。

      “顱底腫瘤是外科手術中難度最高的。”湘雅醫院神經外科李學軍副教授介紹,傳統手術主要依據患者的CT和MRI圖像形成一張平面化的影像圖,“這種圖缺乏立體空間,看不清腫瘤的邊界,導致腫瘤切除不干凈,易引起復發”。

      為此,湘雅醫院通過自主研發的E-3D數字化醫療三維設計系統,將患者CT和MRI掃描獲得的影像數據轉化為三維模型,結合3D打印技術,成功將患者的顱底腫瘤及周圍組織等按比例精準打印出來。

      “這個打印模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患者顱內腫瘤的‘克隆產品’。”該院腫瘤科黃俊輝教授說,“腫瘤在顱底什么位置,周圍有什么血管,一目了然。”

      記者看到,打印出的腫瘤模型邊界清晰,精確復制了形態復雜、不同質地和密度的腫瘤解剖結構,甚至腫瘤與周邊相連的血管都“一覽無遺”。

      “有了3D打印技術的輔助,醫生設計手術時不再‘憑空想象’,手術時更穩定和精準。”李學軍介紹,借助3D打印技術能讓手術完整切除腫瘤,還最大限度地保護腫瘤周圍正常組織,降低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率。

      據介紹,患者術后2天即可下床走動,未出現神經功能障礙。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