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省首位國產腦起搏器受益者,株洲62歲的退休職工老陶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幸福。
去年11月22日,老陶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接受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術后兩個月,他感到腿腳比之前靈便了,走路不用家人扶了,睡覺也能自己翻身了。一想到自己正逐步告別折磨他13年的帕金森病,老陶的心里樂開了花。
讓老陶遠離痛苦的這款國產腦起搏器,是由清華大學聯合天壇醫院等單位歷經10余年研制完成的,于2013年5月批準投入臨床應用。此前,國際上僅美國美敦力一家公司具備該產品的制造生產能力。“自主研制的腦起搏器成功上市,打破了神經調控領域全球市場被美國產品獨家壟斷的局面,標志著我國在有源植入式神經調控器械領域走到了國際前沿。”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李路明說。
清華大學研制的國產腦起搏器上市,是我國醫療器材領域重大產品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創新成果密集涌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將醫療器械列入我國科技發展的戰略重點,科技部發布了《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啟動實施了“醫療器械重點專項”;工信部出臺了《醫療器械扶持專項》,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給予重點扶持。在醫療器械重點科技專項的推動下,我國醫療器械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重要突破,醫療器械領域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創新活力顯著增強。
超聲是臨床診斷中使用最普及的影像產品,高端臺式彩超市場以前被國外大公司全部壟斷。深圳邁瑞攻克了單晶相控陣探頭、機械4D超聲探頭等核心部件的開發,實現了高端彩超關鍵突破,將高端彩超機價格從150萬元拉低到50萬元以下。
東軟集團(15.29, 0.00, 0.00%)在16排螺旋CT基礎上,進一步突破了高速滑環設計、高速圖像重建等多層CT核心技術,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4排螺旋CT機NeuViz64,填補了國內空白。
成都奧泰、南京豐盛、上海聯影等公司也攻克了制約國產超導MRI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在高端影像設備市場上,3家公司生產的1.5T高場強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可以與國外企業產品抗衡。
醫療器械國產化,有效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負擔。據科技部相關人員介紹,國產化醫療器械平均購置成本比進口品牌便宜30%以上,這無疑給更多患者帶來了福音。
為了讓醫療器械創新產品更好地造福百姓健康,滿足基層醫療機構的需求,2010年,科技部會同衛生部及有關地方政府聯合啟動實施了“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用示范工程”。一批適合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使用的簡、便、易、廉、小型、可移動的疾病診斷、治療設備應用到基層。
地處偏遠山區的重慶萬州長坪鄉衛生院條件非常簡陋。以前,這里的醫療設備只有聽診器、血壓器、體溫表這“老三件”,基本上只能開展感冒發燒輸液、開點常見藥等服務。通過“十百千萬工程”配置了X線機、全自動血液黏度分析儀、超聲治療儀等10余種創新示范產品后,現在也可以開展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婦科治療等10余項新診療項目,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