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昨日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獲悉,該院婦產科近日在術前模擬中通過3D打印全仿真胎盤,成功為一名復雜型胎盤植入患者實施子宮切除術。據介紹,在相關文獻檢索中,這是全球首例在復雜型胎盤植入患者中應用3D打印模型的子宮切除術。
仿真胎盤模型1∶1打印預演手術
今年1月,廣醫三院產科收治了一名來自東莞的33歲孕婦。該名孕婦懷的是第二胎,由于首胎采用剖宮產,子宮下段的切口處形成了一道子宮疤痕。
“檢查發現,這名孕婦是中央型前置胎盤,胎盤組織廣泛植入子宮前壁,部分達子宮漿膜層,并與膀胱頂壁粘連,屬于復雜型胎盤植入。”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廣州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介紹稱,為了更精確地實行手術,醫生決定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這次手術中來。
據陳敦金介紹,術前,專家們先對患者的子宮、胎盤、膀胱進行三維重建,再采用3D打印技術,將她的仿真胎盤模型按1∶1比例打印出來,并在模型上進行術前預演,最后在手術中精確完整地將子宮切除。
“采用3D打印出胎盤模型不僅更為直觀清晰,便于診斷,還能在模型上進行術前模擬,找到出血和損傷最小的手術路徑和方式。”陳敦金表示,該患者手術中出血量少于2000毫升,且無嚴重手術并發癥,最終母子平安。
“胎盤植入導致的子宮切除占到了產科子宮切除的3/5,這樣的手術步驟復雜,創傷大,手術范圍廣,時間長,術后并發癥多。”陳敦金說,此前3D打印技術通常應用于骨科,應用到復雜型胎盤植入患者子宮切除術尚屬世界首例。
近年胎盤植入發生率較往年增加10倍
“近兩年來,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已接診胎盤植入患者200多例。現在廣東已放開‘單獨兩孩’政策,曾做過剖宮產的婦女再次懷孕,或會導致胎盤植入的現象增多。”陳敦金表示,由于剖宮產率上升,近年來胎盤植入的發生率較往年相比已增加10倍。
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的絨毛侵入部分子宮肌層,胎盤絨毛錯綜分散植入子宮肌壁內的一種疾病,是導致嚴重產后出血、子宮切除、產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由胎盤植入并發癥所導致孕產婦死亡已占孕產婦總數的7%-10%。剖宮產史、人流史和子宮肌瘤剔除史都是胎盤植入的高危因素。
陳敦金表示,有生二胎打算的準媽媽想要降低第二胎時胎盤植入的發生率,應盡量在第一次分娩時選擇順產,避免剖宮產。
對于第一胎已經剖宮產的媽媽,陳敦金建議,“再次懷孕后應到三甲醫院進行產檢,早孕期時的第一次檢查就可確定胎盤位置是否在疤痕部位。如果胎兒著床在子宮疤痕處,一定要密切觀察,重點產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