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汽車工業投資的2/3用于購買汽車制造的裝備。其中,刀具是最直接與被加工零件“親密接觸”的工具,它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和制造成本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以轎車生產為例,刀具的消耗只占其制造成本的3%,但是卻影響到整個制造成本的25%甚至更多。為了尋求汽車制造之刀具最佳解決方案,本刊記者專訪了瓦爾特大中華區總經理佩爾·托內爾先生。
記者:請問瓦爾特如何看好汽車市場?進入中國以來,瓦爾特帶給中國汽車用戶的刀具解決方案有哪些獨到之處?
佩爾·托內爾:我們不是近幾年才看好汽車行業的,因為瓦爾特位于德國南部,那里是德國汽車產業基地,奔馳、寶馬和保時捷就誕生于此,瓦爾特在進入中國之前就一直在為汽車行業服務。瓦爾特的傳統技術優勢是在大型柴油發動機領域,2010年其發展比較平穩;而小轎車市場正在爆發,由于產能擴張迅猛、車型更新換代速度也不斷加快,對汽車刀具的選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這種中國風格的需求,成為我們在中國市場成功的關鍵。近幾年,瓦爾特最大的發展就是改變了新技術提升的速度,正是基于這種改變,使得我們增強了研發和技術資源,特別是中國市場的資源。之所以有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重要的保障在于流程。
從總體來說,瓦爾特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汽車用戶需要什么樣的刀具我們都可以提供,如瓦爾特(Walter)、瓦爾特·蒂泰克斯(Walter Titex)和瓦爾特·普瑞特(Walter Prototyp)等,這是區別于其他刀具供應商最重要的一個特點;第二,我們將歐美經驗與技術引入了中國;第三,我們在中國大中華區無錫設立了僅次于德國總部的第二大研發服務力量,可以根據中國汽車用戶的需求生產非標和半標準刀具,交貨快捷,并提供修磨等服務。
記者:針對汽車用戶的需求特點,請您談談刀具技術的發展趨勢。
佩爾·托內爾:瓦爾特主要關注汽車刀具以下幾點發展趨勢:①高效加工。汽車車型發展變化快,要靠速度取勝。②復合刀具的使用。把工序集中,相對來說節省刀具數量和加工成本。③刀具系列的標準化,可提高刀具的通用性。就拿銑刀片來說,可以在不同產品系列上實現互換。④材質和涂層技術的發展,用以延伸加工范圍。例如一款刀具設計,不僅可以加工鑄鐵件,也可以加工鋼件;不僅可以用于粗加工,也可以用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這樣可以通過一個產品把系列擴大。⑤智能刀具。就是通過一些新技術,如程序或機械手,可以自動地完成刀具調整和刀具補償,避免人為干擾。這就形成瓦爾特最具特色的業務。
記者:您如何看待刀具系統的技術進步對汽車制造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佩爾·托內爾:過去,由于受到加工條件的限制,有些發動機的設計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如一種大型發動機新材料CGR的推廣就非常緩慢,直到刀具涂層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望實現;還有一些高精度孔的加工,精度很難保證,瓦爾特目前有一款缸體精加工的智能刀具,可以實現加工流程的在線控制,這樣的解決方案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大幅度提升,這一點對于汽車制造非常重要。
我認為,刀具系統這對汽車制造最大的推動作用是降低成本,通過刀具系統新技術可實現高效加工,并有效降低機床使用成本。可以說,汽車降價也包含刀具的很大貢獻。
記者:您認為,目前汽車刀具供求之間是否存在制約汽車生產的瓶頸?汽車制造企業在刀具選用和使用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佩爾·托內爾:對于大規模汽車生產,刀具采購和使用多家供應商,對于流程的安全性或將潛藏隱患,并加大管理難度,易造成庫存積壓或不足,以及眾多供應商之間的扯皮。與此相反,若使用單個供應商,不但可以保證生產能夠不受干擾地連續進行,還可以大大降低庫存。因為同一品牌的許多刀具是可以互換的,從而有效節約成本。
建議汽車制造企業在整條生產線上實現單一采購,與供應商建立合作平臺,在產品開發和刀具使用上能得到來自供應商24h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從中收益良多。這就是汽車企業與刀具供應尚未來的合作方向,這種合作模式在歐美已成為趨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