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Dovetailed宣布已經研制出3D水果打印機

    3D打印商情 來源:人民網(北京)2014-06-17 我要評論(0 )   

    打印機能打印出水果?這不是開玩笑吧。沒錯,這是真的。近日,英國劍橋設計公司Dovetailed宣布,已經研制出3D水果打印機。不過,這種打印機打印出的可不是傳統的水果,...

        打印機能打印出水果?這不是開玩笑吧。沒錯,這是真的。近日,英國劍橋設計公司Dovetailed宣布,已經研制出3D水果打印機。不過,這種打印機打印出的可不是傳統的水果,而是一種可以有任何水果味道、由果汁和化合物組成的水果式混合食物。

        自3D打印機問世以來,房子、化妝品以及各種各樣的3D打印品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3D打印在過去幾年的增長速度可以用‘驚人’二字來形容,速度非常快。”strata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汪祥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D打印的最大魅力就是要讓大家有更多的想象空間,3D打印可以做的東西非常多。在6月4日至7日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上,Stratasys展出了全球惟一一款彩色多材料3D打印機。

        “我們現在注重的是3D打印的創新、傳播和體驗,人們體驗之后就會認識到它的價值。未來若干年,3D打印技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汪祥艮說。

     

        吃貨福利

        毋庸置疑,醫療、服裝、工業制造甚至食物,3D打印正在慢慢席卷我們的生活,打開通往未來的神奇之門。

        在眾多的3D打印品中,食物無疑成為最受眾人矚目的焦點。如今,3D水果打印機的問世無疑讓更多“吃貨們”興奮。

        幾分鐘打印水果,到底是如何辦到的呢?據了解,該打印機使用了分子球化工藝技術,即將果汁注入到一粒粒類似魚子醬或西米大小的凝膠狀球體中去。打印前,先將果汁混入藻酸,然后將混合物滴進預冷的氯化鈣溶液中。在氯化鈣溶液里,果汁混合液被包裹上一層薄膜,最后形成了果汁表皮包裹著的球狀物。咀嚼時,“3D水果”內的果汁迸射出來,口感像真實的水果一樣。所以,它們其實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水果,而是由果汁和化合物組成的水果式混合食物,可擁有多種口味。而在家就可以打印“水果”為人們的生活開啟了無限可能。

        事實上,3D打印食物早已不是新鮮事,打印披薩、巧克力對于3D打印機來說都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不久前,3D Systems公司就宣布與著名巧克力品牌好時合作,開發全新的食物3D打印機,可以支持巧克力、糖果等零食打印;而英國的Chocedge公司已經研發出可以打印蛋糕裝飾的巧克力邊的打印機,售價為4783美元(約合人民幣28970元),巧克力注射器成本則為25美元(約合人民幣151元);位于美國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研究室則研發了一臺3D打印機,可以打出很多花樣的玉米片,還可以制作漢堡肉餅。

        更有意思的是,這項技術還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看上了。NASA曾授權廠商Systems & Materials研發可以打印披薩的3D打印機,以改善宇航員的膳食水平。據說,打印機原型能夠使用保質期很長的油及面粉,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披薩中的不健康成分。其工作原理就是首先打印一層面團,其他的食材一邊印刷一邊烘烤,打印機底部會有一個加熱板,番茄以粉末的狀態存儲在那里,再混合油和水,而最頂層的深層蛋白質則是來自動物、牛奶或植物的蛋白質,直到最后整個披薩被印刷出來。

        水果、披薩、巧克力、玉米片,3D打印食物的能力所向披靡,但吃貨們若是因此流口水的話就為時過早了。

        “你敢吃嗎?”這是一個橫亙在大多數人面前的問題,看著新奇,但面對打印機打出的食物,你真的會有食欲嗎?就像水果打印機打印出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水果一樣,3D打印出的食物和我們平時吃的一定是不同的。要用3D打印機制作同樣的食物則需要用特殊、可食用、與3D打印機相匹配的材料。

        就拿NASA投資12.5萬美元開發為宇航員改善伙食的3D打印機來說,最先面世的披薩原材料不是面粉,而是由營養粉、水和油制成。更令人食欲全無的是,這些營養粉的原料提取其實都來自昆蟲、草和水藻。也許在打造3D打印機的工程師看來,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地區會缺乏食物,從昆蟲中直接攝取蛋白質比吃肉攝取顯然更具有可持續性。而在飛機或太空中有幸吃到3D打印機“吐”出來的食物也是一項令人驕傲的科技創新。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如何接受3D打印制作的食物,還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想一想,全球每個家庭的廚房都有個3D打印機,用它打印的食物來養活家人,這的確是一副充滿想象的神奇畫面。然而一臺動輒上萬元的3D打印機和昂貴的原材料顯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費得起的。“花大價錢去吃3D打印的東西太不可思議了。”一些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的人提起此事都表現出難以接受的神情。

        由此可見,3D打印食物看上去離我們很近,十分新鮮,但其與民用化、普及化之間仍是障礙重重。也許在材料及技術的普及之后,3D打印不再昂貴之時,它才會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

     

        秀場成名

        雖然打印食物有些“遙不可及”,但3D打印服飾早已叱咤整個時裝秀場。2013年,設計師Melinda Looi的亞洲首場3D時裝秀刮起了一陣3D旋風。整場秀的靈感來自鳥類,翅膀零件、圖案與自然相呼應。設計師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首飾、項鏈、裙子、披肩和有翼背包。由于3D打印材料的統一特殊性,也讓整套設計十分完整,自然融合,展現出一種最原始的美。

        而在四大時裝周上,首度嘗鮮3D打印的是荷蘭女設計師愛麗絲·范·赫本(Irisvan Herpen),這位鐘情于把科技與時尚結合的先鋒設計師,十分注重材料與工藝的表現。她于2013年春夏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上與麻省理工學院藝術與科學專業教授奈莉·奧克斯曼(NeriOxman)合作3D打印服裝,震撼時尚界。

        在2013年的秋冬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上,愛麗絲·范·赫本再次推出Wilderness Embodied系列,由3D打印和激光剪裁技術“制作”了整個系列,其中與時裝鞋設計師Rem D Koolhaas合作的鞋履也均為3D打印。鞋履以樹根為靈感,呈現盤根錯節的生長過程。樹根鞋每層僅16微米,使用剛性的黑色和白色的不透明材料,如此復雜的幾何結構在3D打印技術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到了2014年,各大春夏時裝周上,3D打印儼然已成為設計師的寵兒,尤為賺人眼球的是3D打印的各種印花連衣裙。來自紐約的多學科設計師弗朗西斯·比托尼利用3D打印機和柔性長絲,設計出了多款Verlan禮服和3D印花連衣裙,多邊形和繁復的花紋加上3D打印材料特別的材質,打造出一件又一件神話般精致的禮服,驚艷四座。

        “3D打印對于學設計的人來說真的十分方便,當我設計完一個東西之后,你只需一臺3D打印機,就可以通過程序設計之后在家將成品打印出來,省去了開模等繁瑣的步驟,也讓設計的過程變得更加靈活。”曾就讀于東華大學萊佛士設計學院的盧楨(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她不久前剛花了1萬元買了一臺小型家用的3D打印機,“雖然有些小貴,但真的非常方便,也很有樂趣,給我打造了一個更好的設計環境。”#p#分頁標題#e#

        如果說,2014年四大時裝周時3D打印服裝設計還受限于材料的種類和顏色的話,今年3月,stratasys推出的全球首款彩色多材料3D打印機更是拉近了設計師與打印機的距離。南非設計師和工程師Michaella Janse van Vuuren就與Stratasys攜手合作,推出了別具一格的彩色多材料3D打印時裝系列。該系列設計獨特,以“彩色玻璃”緊身胸衣、“經典之蛇”時裝鞋和腰帶,以及一系列“魚游珊瑚”手鐲為設計亮點。這些設計作品多為一次性3D打印而成,融合了前所未有的明艷色彩和材料組合。彩色玻璃緊身胸衣刻畫了伊甸園中禁果之樹的花、漿果和樹葉。為了完美表現出教堂彩色玻璃的效果,van Vuuren與Stratasys的材料工程師Tal Ely通力協作,使用了一個由3種基本材料組成的定制墨盒:即Stratasys的透明和類橡膠材料,與Vero Magenta品紅材料結合,調制出了特別的瑩彩粉紅和夢幻紫色。緊身胸衣整體由柔韌性和透明度各異的Poly Jet數字材料制成,從剛性透明嵌板到柔性彩色部件悉數在列。Stratasys市場副總裁Arita Mattsoff表示:“‘彩色玻璃’緊身胸衣完美地體現了Objet 500 Connex3彩色多材料3D打印機先進的設計和制造功能。這件作品的復雜程度不容小覷——3種不同材料的液滴融合,不僅能一次性打印出柔性、剛性和彩色部件,還能實現不同的透明屬性。現在,設計師可在一道工序中創造制作由不同材料和色彩組成的復雜結構,堪稱史無前例的創舉。”

     

        前世今生

        即使再史無前例,人們還是不禁要問,一臺機器是如何打印出立體的東西的?對此,汪祥艮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確切來說,3D打印技術是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多層打印方式,來構造零物件的。簡單來說,3D 打印就是在普通的二維打印的基礎上再加一維。打印機先像普通打印一樣在一個平面上將塑料、金屬等粉末狀材料打印出一層,然后再將這些可黏合的打印層一層一層地黏合起來。通過每一層不同的“圖形”累積,最后就形成了一個三維物體。就像蓋房子一樣,磚塊是一層一層的,但累積起來后,就成了一個立體的房子。

        事實上,3D打印的概念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出現。199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造了“3D打印”這個名詞,隨后,3D打印便開始在實驗室萌芽。而其真正受到世人關注則是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為了實現“制造業回流”,2011年6月,奧巴馬宣布一項新政策,并向3D打印產業支出5億美元以提升美國在制造業上的領先地位;2013年2月,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表示,將建設一個包含15個制造創新中心的全國性網絡,希望專注于3D打印和基因圖譜等各種新興技術。隨后,3D技術開始被應用在醫療模型、建筑模型等更廣泛的領域。

        如今,3D打印機雖然可以打印出服裝、汽車甚至食物,但由于成本和打印材料等技術方面的限制,3D打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主要還是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設計驗證,如在進行批量生產之前,設計出產品,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樣品進行評估,及時發現產品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設計的樣品進行功能測試等。甚至還包括用3D打印技術進行模具制造,如打印出真空鑄造件和熔模鑄造件的母模、注塑模等。“不同的材質需要不同的3D打印機,也就是說,暫時沒有一種打印機能通吃所有材料。”汪祥艮說。

     

        醫用領域

        雖然3D打印的普及之路是漫長的,但它給予人們的想象是無限的。近日,上海女孩小沈從5樓陽臺墜落,骨盆和骶骨粉碎性骨折。而醫生用3D打印技術按照小沈受傷的骨盆和骶骨以1∶1的比例打印出來,精確找到每一個骨折線和骨折錯位方向,每一步手術都在3D打印模型的引導下進行,手術精確度大大提高,讓本將面臨癱瘓的小沈有希望重新站立。可以說,3D打印技術為患者“打印出”了一個新的未來。

        事實上,3D打印除了在工業方面較為普及外,醫療領域正是另一個最被廣泛應用的地方,尤其在骨科和牙科領域。

        “3D打印令我們能進行深入評估和手術預演,更能按病人骨頭的彎曲度精確地放置植入體。”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粱國穗表示,因為人體骨骼中的鈣使掃描圖像成像非常清晰,所以3D打印是制作骨頭模型的理想工具。通過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CT)掃描就可生成3D打印所需的檔案。對于骨癌手術、退行性關節炎、四肢校正及重組碎骨等各種情形,外科醫生能使用3D打印制作的骨骼模型進行會診、評估以及對外科手術進行規劃。

        在牙科方面,汪祥艮介紹,一般種植一顆牙或者說整個做一副牙,需要咬石膏模,然后去修改,很痛苦,時間很長。而現在可以做到數據化,用手持式的口腔掃描儀得到數據,把牙型通過3D技術打印出來,再以其為根據去做牙模,既精確又方便。此外,醫生團隊還可以利用特定的3D打印機在短短數小時內創建定制手術導板,這些導板將在手術前被放到患者的牙齒上,讓醫生可在手術中精準標出手術角度、深度,以及正確的植入位置。醫生還可以精確打印患者的下顎影像,以便在處理疑難個案前預先進行手術“演練”。手術可以變得更快、更精確,而患者也因與醫生更好的術前溝通,減輕了心理壓力和手術中承受的疼痛。

        除了醫用器具、時裝、食物,不久前,湯臣集團甚至提出了用3D打印技術做房地產的想法。事已至此,未來的3D打印機還有什么是無法打印的呢?“實際上,現在還是處于早期階段,3D打印有太多的空間,可以做太多的事了。但3D打印技術最核心的部分是材料。材料種類越多,能夠被應用的領域就越廣。可以說,3D打印的未來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等待我們一起去創造。”汪祥艮如是說。

        而這幾天,盧楨正琢磨著自己的創業計劃,和朋友開一家3D打印定制設計工作室。“具體的方案還沒想好,3D打印機價格從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但若要做工作室,光憑我現在那臺1萬元的打印機肯定不行,必須要買一臺稍貴一些,功能更齊全的。”然而如何盈利、有沒有市場都是她擔心的事。“我就想根據顧客要求做一些獨一無二的定制小物,但3D打印的材料畢竟有限,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也許還得再想一想。”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