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近17個晝夜、5500海里的航行,穿越第一島鏈、順利的??肯耐恼渲楦郏袊\娫谟?3個國家參與的“環太平洋-2014”軍演中。中國海軍首次參加“環太平洋2014”多國軍演的艦艇編隊,陸續抵達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首先駛入港口的是舷號171的導彈驅逐艦??谂?,在??谂炌?亢?,美軍珍珠港??仿摵匣刂笓]官詹姆斯隨即登艦參觀,并與中方軍官會晤。??谂炇侵袊灾餮兄频男滦蛯楎屩鹋?,多次完成重大軍事演習、護航等任務,它也將會擔負此次參演任務的指揮艦。而隨著海口艦之后進入港口的,是舷號為866的和平方舟醫院船,它是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萬噸級大型專業醫院船,將承擔軍演中災難醫療救援等任務。其后舷號886的千島湖艦也緩緩駛來,這艘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將保障演習的消耗物資、燃油等等。此次軍演,中方共派出大量兵力,本月9號分別從三亞、舟山起航。14號抵達關島海域,與美國、新加坡、文萊艦艇會合后,向夏威夷航渡。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持續到8月1號,分為航渡、港岸訓練、海上實施、總結撤收4個階段。
鳳凰衛視記者王冰汝: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消息演習是從26號正式開始,但是演習的開幕式以及記者會是在30號在夏威夷舉行。這次演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6號到7月8號,進行的演習港澳活動的實施階段。其中就包括了各國艦艇的開放日,以及環太杯的體育比賽,還有文化活動等等。相信通過第一階段的互動,各國的軍官也會增進相互的了解。第二個階段是7月9號到30號海上實施階段,包括新武器火炮射擊、艦艇編隊運動以及海上攔截等等實戰性的演練。
對于這一次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美國助理國務卿拉薩爾今天在華盛頓也特別提到,這有利于建立持續和廣泛的中美軍事關系,并且增強中美的合作減少誤解、誤判。一直以來美國都在呼吁,中國在軍事現代化的同時要增強透明度,這一次中國參與環太演習也有利于中美兩軍的相互了解。
1971年開始的“環太平洋軍演”是冷戰的產物,最初的“假想敵”主要是蘇聯。因此,即使在蘇聯解體多年后,俄羅斯也只在2012年參加過一次環太軍演,今年“缺席”。俄羅斯之聲認為,盡管中國與日本的領土爭端持續發酵,但中國仍被邀請,這表明“現在的游戲規則是一邊吵架一邊合作”?,F在周邊一些國家像日本、菲律賓、越南圍繞東海、南海問題不斷做文章,為什么美國今年還力邀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
軍事專家尹卓:中國這一次參加軍演當然是為大環境所決定的,所謂大環境就是去年習主席訪問美國,跟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了建立中美新興大國關系的意見,之后兩軍的交往里頭中國軍方的領導人都曾經提出呼應著新興大國關系建立新興的兩軍關系。實際上這次參加太平洋軍演也就是美方呼應了中國建立新興兩軍關系的這么一個意圖。當然跟東海釣魚島、跟南海問題也有一定的關聯,影響雖然不是直接的,不是它決策邀請中國主要的原因,但是也是背景之一。隨著在南海和東海釣魚島問題上反映出來的中國海軍和??哲妼⒆呦蜻h海這個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了。中國和美軍經常在遠海相遇,美國為了加強跟中國建立互信,特別是要避免在海上的誤判、誤機,不至于由于安全上的一些突發事件造成一個重大的影響。所以邀請中國參加環太演習跟中國走向遠海的趨勢是緊密相連的。
本次軍演中國海軍有四條艦,其中兩條作戰艦艇一條是有代表性的驅逐艦,再加上一條054A的護衛艦。這兩個都是我們現役的主戰艦艇,說明我們要讓美方看我們是有誠意的。美方也向我們透明,參加的也是主戰艦,有航母、大型兩棲艦、潛艇、有艦載機等等。另外我們當然這次派補給艦,那就是說明我們持續時間會比較長,參加演習的全過程大概是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當然要帶補給艦,我們自己在海上就要進行補給,不求別人。再有一個就是我們的醫院船,因為這次演習還有一些人道主義救援,還有一些海上醫療保障的演習內容,我們帶醫院船去,美國自己也有一條醫院船參加,這樣雙方的醫院船可以直接進行交流,這次醫院船已經進行交流了,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
從派出的編隊看,這次軍演中美盡量做到相互坦誠,但并不完全是破冰之旅。我們現在第一次參加演習這當然是一種破冰之行了,就說明我們的兩軍關系在海上有遏制我的一面,同時也有接觸的一面,現在我們正在加強接觸的這一面,加強我們的共同利益,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為什么他又不是完全一個兩國、兩軍關系重大的突破呢?因為首先美方對我們改善關系三大障礙并沒有因為這次我們參加演習有所緩解。第一個障礙就是它對臺售武器的問題,美方照樣要向臺灣出售武器,再有一個對我嚴密偵查,這是造成兩軍經常在海上發生相遇、對峙甚至有可能的誤機、誤判的一個根本原因,而美方不會放棄,這種活動長期對我保持一定的軍事壓力,這種手段他不會放棄的。第三就是他議會通過的禁止兩軍做更深入的交流,這種立法沒有解決,國內法一直不允許中美兩軍在合作方面走的更遠、更深,所以阻礙中美兩軍關系向深入發展的根本解決破冰的三大障礙一點都沒有解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