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3D打印可以說是當下最火的話題之一,從玩具模型到人體器官,只要有圖紙,什么都能夠打印出來。3D打印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3D打印也被用于醫療行業,能夠讓患者的需求更容易被滿足。
今年上半年,科技發展多個指標增幅較快,多個科技領域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另外,眾多科技項目取得突破進展,例如3D打印技術已應用于骨科領域,有望制備出個性化人工關節。
今年1至5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現總收入1.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全市科技服務業實現總收入1790.1億元,同比增長9.3%。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實現增加值839.4億元,同比增長12.6%,高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5.4個百分點。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增加值838億元,增長9.3%,高于全市2.1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全市發明專利申請32,434件,同比增長17.3%;發明專利授權10,839件,同比增長1.1%。
新認定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108家,累計認定582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9317家,占全國25%。
具體科技成果看,3D激光打印技術將可打印人工關節,填補了激光3D打印技術在人工關節產業化領域的空白。京東方8.5代線打破40英寸以上液晶屏國外壟斷。百度在硅谷成立百度人工智能實驗室,“百度大腦”已初步建成。
相對于其他技術,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研究,與國外差距不算大,國際上和國內都是近幾年才開始。而這項技術發展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則是醫療許可和認證,因為畢竟有很多材料是要進入人體,需要對材料進行認證。“不過,醫學將是3D打印技術最適合的領域,它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