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手術用激光刀,精度約只達百微米水準,我們已達到微米級。”位于江寧開發區的公司,王楓秋介紹自己世界領先的研發成果。80后、北大畢業、劍橋大學博士、南大博導,目前,這位34歲的“學霸”帶領一批70末80初的博士在開發區創業,研發出能“秒殺”腦瘤的超快激光刀;其同為劍橋博士的夫人,也計劃來這個美麗的城市工作。
8090學子們如今流行推學霸,1980年4月出生的王楓秋,以出色履歷向人們展示了“一枚學霸”的誕生。
2003年,王楓秋獲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學士學位,次年,作為少數幾位獲得北大-劍橋大學葉煥榮(英國華商首富)獎學金資助的學生,被公派至劍橋大學工程系學習。
王楓秋的導師為知名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伊恩·懷特;2006年和2009年,他分別獲得劍橋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一維、二維碳納米材料在超快激光器系統中的應用。其博士研究成果,獲得業內頂尖雜志《自然-納米科技》好評;并獲英國皇家科學院創新獎25萬英鎊資助(每年獲獎名額2個),用于研究商業化可行性。
2011年,他被南京市設立的321人才計劃引進;2013年,入選中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計劃”;2013年9月,還差一年可獲永久居住權的日子,王楓秋已經回國,來到江寧開發區,張羅他口中的“小微”企業。
“秒殺”腦瘤的超快激光刀
開發區管委會斜對面的創業園里,王楓秋拿出公司核心產品:超快激光刀。這一“利器”在精密醫療界屬尖端科技:看起來就是個A3紙大小的盒子,但價格上百萬。
比如應用于敏感部位的腫瘤切除。腦瘤周圍多是好的細胞,傳統激光打過去,會殃及其他好的部位,風險較大。“需要的切割精度相當高。”王楓秋的超快激光刀,聚焦強、能量集中、速度“秒殺”,精度達微米級,比傳統產品高數十倍,但創傷微小,是目前科學家們制造的最精密級激光刀。現階段,正與醫療領域產業化對接。
另一半也是劍橋博士
辛苦對王楓秋來說毫無壓力,“留學時強度更大。”他坦承自己很努力,“必須的,我代表的是中國隊!”對自己要求嚴格,對伙伴們、學生們,也常常大聲鼓勵:“讓我們的小宇宙爆發一下!”這句源自80后最愛動畫片《圣斗士星矢》的口頭禪,充分暴露了博導的年齡。
王楓秋在劍橋大學留學期間,結識了從人民大學來劍橋讀博的夫人。
如今,即將從劍橋畢業的她,追隨王楓秋的腳步來南京對接回國事宜。“六朝古都,南京是個接納度高的大城市;老婆對南京印象非常好,美麗的城市。”王楓秋說,期待有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海歸80后,和自己一樣來南京,投入到創業的洪流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