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航天/武器

    美空軍積極推動激光武器研制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北京)2015-08-13 我要評論(0 )   

    美國各軍種確實都需要激光武器,但所用于完成的任務各不相同。美國空軍對激光武器的重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美國空軍目前采用了兩種方式進行激光武器的開發。

          美國各軍種確實都需要激光武器,但所用于完成的任務各不相同。美國空軍對激光武器的重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美國空軍目前采用了兩種方式進行激光武器的開發。一種方式是在AC-130武裝運輸機上安裝激光器,另外一種可能的方式是在空間相對狹小的F-15E“攻擊鷹”上安裝激光器。方式不同,但均能用于導彈防御系統,這對于陸軍和海軍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裝備。但是,空軍希望利用激光武器,首先能夠擊落對飛機進行攻擊的來襲武器,最終能夠同時攻擊空中和地面目標。所有信息顯示,空軍在激光武器領域所面臨的技術難題和戰術運用,其挑戰性均遠遠大于其它軍種。研究未來戰的專家Mark Gunzinger向記者表示,空軍準備首先攻克最難的部分。
     
          就技術而言,機載激光武器比地基、艦基或安裝于陸軍坦克上的激光武器的研制更加困難,尤其是安裝在戰斗機上時,每一克重量都要計算、飛行中每一項振動都要考慮。世界首個也是當前唯一具有作戰能力的激光武器恰巧是安裝在排水量達17000噸的美國軍艦“龐塞號”上,而美空軍武裝攻擊機A-130J全載總重82噸、F-15E僅有40噸。
     
          就戰術而言,對于陸軍、海軍陸戰隊和海軍,激光武器主要用于防御。雖然海軍的LaWS同時還能夠致燃快速攻擊艦船的發動機,但是,陸軍安裝于坦克的“高能機關移動驗證器”(HEL-MD)、海軍陸戰隊安裝于亨維吉普車上的“地基防空”(GBAD)以及海軍的“激光武器系統”(LaWS),其作戰目的就是擊落來襲的炮彈、火箭彈、導彈和無人機等;因此,激光器的最終目的是具有有效的功率和射程,能夠對來襲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實施攔截,保護基地、地基設施或海軍作戰力量。
     
         空軍對激光武器的意圖則要更野心勃勃一些,在定向能會議上,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Brad Heithold中將聲稱,“我們的用戶就是敵人,我們投送的就是武力”。雖然當前AC-130武裝運輸機上105毫米口徑的火炮已經使該機具有了殺傷能力,但是中將還希望在其上面增加具有點精確毀傷能力的激光武器,能夠通過能量的增減使武器具有更增強或減弱的毀傷效果。
     
        空軍作戰司令部副參謀長Jerry Harris少將在會議上表示,“激光武器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強的殺傷能力。當前,當我們論及空空作戰時,我們采用的描述語言是英里和分鐘;但對于定向能武器,描述的詞匯則是毫秒。”相比較而言,AIM-120空空導彈的飛行速度是3000英里/小時(確切數據保密),激光武器則以18.6萬英里/秒的光速實施殺傷。
     
        而且,激光武器只有在電能消耗完畢時才會失去武器功能,單單一加侖汽油就能驅動多次發射;因此,搭載約六枚超聲速導彈的飛機,在同等條件下掛裝激光武器的話,能夠以光速實施幾百次發射,然后還能夠在不著陸的情況下,通過加油機的空中加油重新進行攻擊發射。
     
        由于激光能夠實施光速攻擊的次數是無限次的,因此激光能夠非常理想地用于攔截高速威脅。空軍清晰認識到了機載武器在防御領域的價值。但是空軍的防御概念較陸軍或海軍要窄一些,不同于保護一艘艦船、一個基地或一個艦隊,美國空軍的防御概念主要集中于利用機載激光進行單架飛機的自防護。(事實上,飛機目前已經安裝有低功率的紅外激光器——DIRCM和LAIRCM,能夠使熱尋的導彈致盲,但對雷達制導導彈無效。)這種防護能夠保證飛機在敵方“反介入/區域拒止”防御的危險環境下仍然具有生存力。
     
        空軍同時認為激光武器是一種多功能的攻擊/防御武器,既能夠進行用于自防護的低功率模式,也能夠切換至非致毀的高級模式——將傳感器或發動機致燃——或全部實施毀傷。Heithold中將表示,“我起初認為激光武器的攻擊能力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但是在與工業部門進行討論各種可能性之后,認識到:根據所能供給功率的不同,單一的激光武器可以是防御和攻擊能力兼而有之的。” Harris少將認為,“定向能武器能夠用于對抗來襲的武器,但同時也能夠用于對發射平臺的追蹤。近期研制的激光武器還不具備足夠的功率將敵方飛機趕出空域,但是能夠致燃其雷達和其它電子設備。”
     
        來自于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本次會議的合作方)的空軍退役飛行員Gunzinger聲稱,“可能在近期就開展下一代能夠致燃空面導彈傳感器的激光防御武器的開發和外場試驗,而不再僅僅是致盲。事實上,激光器對抗大多數先進的、具有敏感多功能傳感器的導彈的效能非常好。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我們將在武裝運輸機和轟炸機上安裝功率超過150千瓦的激光器。”
     
         空軍司令Thomas Masiello少將在會議上表示,空軍將激光器主要鎖定于安裝在戰斗機上;與安裝在武裝運輸機和轟炸機上相比,安裝在戰斗機上,會要求激光器組件更緊湊。因此,空軍研究實驗室制定了一份非常謹慎的三階段計劃:
     
    (1)研制一個功率達幾十千瓦的防御系統SHIELD(自保護高能激光器驗證),演示驗證時間大約在2020年;
     
    (2)研制一個具有100千瓦功率的遠程防御系統,大約在2022年進行演示驗證;
     
    (3)研制一個能夠遠程毀傷敵方飛機和地面目標的300千瓦的攻擊系統。
     
        Masiello少將特別指出,這三個系統都將安裝于現役飛機的武器艙,而不是采用外掛形式,也不會像航炮或雷達一樣集成到飛機機體中。這意味著采用雷達隱身的飛機F-35或F-22在不損失隱身性能的條件下,將不能掛裝這些激光器。空軍也正在討論在幾十年內將300千瓦激光器集成到戰斗機中的可行性。 Harris少將指出,SHIELD驗證將瞄準地面“軟”目標,但是“軟”的概念尚未清晰地定義,大概指的是傳感器、通信設備以及其它精密的高價值系統。 
     
        SHIELD驗證后,鑒于AC-130空間、重量和可獲得功率都比較大,激光器可能將向戰斗機激光器和武裝運輸機激光器兩個方向發展。盡管激光器裝備數量有限,但需要記得的是:特種部隊是一直以比常規部隊更快應用新技術而著稱的。Heithold中將表示,“在AC-130飛機上,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為激光器讓出5~10萬磅的重量空間,因此武裝運輸機上安裝高能激光器將在幾年后就能實現;總體而言,空軍激光器研制工作的啟動時間就是現在” 。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激光武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