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激光美容“黑”設備國字頭展會熱銷 業內稱主辦方利潤巨大

    星之球科技 來源:央廣網2015-09-07 我要評論(0 )   

    昨天,中國之聲關注了第43屆中國國際美博會,一些參展廠商公開展示并銷售違規生產的醫療美容器械及美容產品,可能給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昨天,中國之聲關注了第43屆中國國際美博會,一些參展廠商公開展示并銷售違規生產的醫療美容器械及美容產品,可能給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回顧:<<參展醫療美容器械產品魚龍混雜 主辦方:真假自行辨別>>報道播出后,廣東省食藥監局在昨天上午派出2名監管人員前往現場進行巡查,發現少數化妝品存在未經注冊或備案等問題,并確認展會舉辦者在審查入場化妝品的合法性方面,未履行好審查職責。
      對于中國國際美博會上發現的問題,廣東省食藥監局在昨天向記者表示,將會同廣州市食藥監局約談展會舉辦者,要求其規范展會行為,履行好審查入場商品的合法性職責。同時,已經要求廣州市食藥監局核查本次展會所涉及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并留存樣品,做好后續跟蹤工作。
      雖然本屆展會已經結束,但展會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深思。在一個“國”字頭的美容行業展覽會上,為何違法違規的醫療器械會大行其道呢?違法違規的醫療器械會又是不是只存在于展會之上呢?
      中國國際美博會原名廣東國際美博會,由廣東省美容美發化妝品行業協會主辦,至今已舉辦了43屆。本屆展會的展位面積總共26萬平方米,近3800多家品牌、企業參展,展覽規模再次刷新了該展會的歷史記錄。展會主辦方工作人員表示,這么大的展覽規模,監管起來確實是個難題。
      工作人員:在那個把關的時候,你像他想參展的話,咱們就得審核。
      工作人員:我們有把關,但是他參展的商品不可能每個都拿來給我們看。比如說他拿著合格的東西,他報了,然后你允許他參展了。等他參展的時候他亂來,他塞私貨。所以我們就企業提醒大家提高警戒。不要和這些商家合作,不要采購他們商品。
      盡管監管上有困難,但中國國際美博會的主辦方并沒有停下擴張的步伐。據了解,2016起,中國國際美博會從廣州邁向上海,在原有每年兩屆的基礎上,每年5月在上海多辦一屆。屆時,中國國際美博會的年展覽面積將達到71萬平方米,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專業展覽會。不斷擴張的背后,是豐厚的利潤回報。在展會工作人員提供的報價單上,標明了下一屆國際美博會的展位價格。根據具體位置和配套設施的不同,每平米展位的價格從980元到2000元不等。據一位多年參加美博會的廠商負責人王經理介紹,展會主辦方的收益還遠不止這些。
      廠商負責人:他賣攤位呢,相對來說還是賺錢的。比如他一平米可能花個300、500的,他賣給你可能1000、2000的,這是他掙攤位費。再加上你不是還要特裝嘛!必須是我展會上有幾個特裝公司,只能從這幾個公司里選一個。然后特裝公司再給他錢。
      王經理說,類似中國國際美博會這樣美容行業展會,國內還有不少。
      王經理:下一屆是上海吧?還有武漢、還有北京,多了,一年大概有五屆以上。就是它的會議是最大的。它是一個風向標。
      記者檢索發現,除了廣州、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以外,青島、濟南、成都、武漢等多地均有類似的美容博覽會,粗略統計不下十余種。王經理說,根據他多年的參展經驗,其他地方的這些美容博覽會也存在主辦方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王經理:都是不正規的,這其實是對整個國家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參展商品魚龍混雜,違禁產品大行其道,這些亂象固然與主辦方盲目追求展會規模和利潤,降低參展門檻,審查不到位、把關不嚴有關,但本次展會的工作人員表示,違法違規的問題在整個美容行業比較普遍。
      記者:我們在找這個產品發現違規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
      工作人員:我給你說,這個行業是需要整頓的。這個展覽會我們不愿意別人過來賣假貨。要不然的話我們怎么會搞這個,投訴接待站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美容行業,醫用激光設備違規生產和使用的問題尤為突出。根據我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用作醫療美容的醫用激光儀器設備,需要到食藥監部門申請注冊后才可以進行生產和銷售。從事醫療美容的醫生,也必須具有《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但現實中,無證的情況非常普遍。
      工作人員:國內可能有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七十的美容院都已經改成小激光、大激光,包括這種醫光的治療了。他們90%是沒有證件的,說是有那種把控,但是并不太嚴格。因為現在國內的話80%的操作人員都沒有,沒關系。
      在王經理看來,設備沒注冊,人員無資質,這都會給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王經理:這一個展館的廠家,做的產品基本上都沒有注冊證,向非常多的不懂醫的人推銷,而且現場表演的人都不是學醫的人。一個醫療產品,到這邊已經變成美容院的一個治療產品。那么設備不符合標準,又不是從醫的人,而且很多的醫療美容還真就是按照他們這種培訓方式去賺錢,這個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