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信發布激光影院電視新品,目前激光電視產品已經擴展為70、85、100和120尺寸段。同時海信負責人表示,2016年將成為“激光影院電視”發展元年,而激光顯示技術更能代表中國品牌在彩電顯示技術方面取得的領先優勢。
據悉,海信要做激光電視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電視產品尺寸在不斷增大,同時激光電視的價格相比同尺寸段液晶電視而言也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所以,海信得出的結論就是激光電視將會占據70英寸以上產品40%的市場份額。
為此,筆者特意查閱了激光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價格差,結果發現兩者之間的價格真是差得驚人。一款100英寸的激光電視售價為6萬元至12萬元,而一款100英寸的液晶電視大概要60萬元以上。除了成本之外,激光電視有著液晶電視難以比擬的優勢,激光電視的色域能覆蓋90%以上,而液晶只能實現70%;激光電視的功耗低于液晶電視30%,也更安全和護眼。
50英寸至120英寸的液晶電視,產品價格的變化趨勢是,當電視尺寸在增大時,價格波動更為劇烈。雖然目前OLED產品主要以55英寸、65英寸產品為主,但價格仍是居高不下,而激光電視則能以更實惠的價格去滿足人們的大屏視聽需求。未來,70尺寸段至120尺寸段激光電視是非常有可能搶占大屏市場的。雖然OLED產品的顯示技術是未來電視顯示發展的趨勢之一,但是激光影院電視更可能作為一種更經濟、實用的家庭影院解決方案而存在的。
那么,激光電視產品是否靠譜呢?因為此前彩電行業普遍認為,激光電視屬于小眾產品,不可能像液晶電視、OLED電視那樣大規模進入消費者家庭。同時,有人這樣評價激光電視:如果激光電視代表了電視的未來,那么投影儀10年前就應該進入消費者的客廳了。當然,也有人質疑海信進入激光電視領域多年,在激光電視上投入甚多,現在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了。
實際上,這里所談及的所謂“激光電視”是糅合了激光光源與超短焦投影機技術的嶄新產品,普遍都搭配了100英寸的高增益抗光幕。這種解決方案的最大優勢在于具有極佳的抗光性能,可以大幅度地避免復雜的環境光線對于畫面造成的影響,與傳統前投方式的投影系統相比,很大程度地維持了顯示設備本身在色彩、亮度、對比度等方面的性能。同時,與同尺寸的平板電視相比,功耗、使用壽命以及價格等方面則有明顯優勢。
毫無疑問,一面墻、一塊布都可能成為“屏幕”,這讓100英寸的激光電視價格僅僅相當于液晶電視的十分之一。從省錢的角度來講,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不過,激光電視真要進入人們的客廳,還要看房地產市場給不給力。不然,在70平方米的住房內投放一臺100英寸的激光電視,貌似并不協調。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