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晚間,圓融科技披露稱,經過國家級認證機構“中國杭州遠方檢測校準技術有限公司”的檢測論證,其控股子公司青島杰生電氣有限公司研發的280nm大功率深紫外發光芯片,單顆芯片最大光輸出功率達到176.6mw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紀錄再次奠定了圓融科技在全球固態深紫外發光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
單芯片176.6mw是什么概念呢?
據圓融科技表示,根據他們請青島當地科技檢索部門檢索,目前世界上做UV LED的企業的報道資料發現,之前一直被業界推崇為UV-B和UV-C LED全球領導者SETI的公布數據也只有100mw,而與之相對應的同行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機構與德山是90 mw,美國RayVio 是45 mw,日機裝50 mw,日本旭化成20 mw,韓國LG Innotek 15 mw。
作為國內深紫外LED芯片的一枝獨秀杰生,在去年并入圓融科技之后,在雙方研發團隊的協同作用下,近日圓融科技表示,公司實現了深紫外LED在連續之流通電下單芯片的光功率超過176.6mw,突破了SETI的100mw記錄。
據圓融科技研發負責人武先生表示,從技術上來看,因為深紫外LED有電壓散熱等限制,功率不會因為你增加電流而直線上升,所以技術上一般很難做到1A不飽和。而SETI的EQE為10%的結構,電壓超過9.5v,太高了,很難做到像杰生這樣176.6mw,5.8v的電壓。
據悉,目前紫外LED還處于發展初期,并未成熟,也沒有統一的判斷標準。對此,杰生研發負責人武先生表示,目前判斷技術最好的還是看功率能否做大,深紫外殺菌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出光功率。武先生還表示,LED無論藍光還是紫外,最終是輸出功率。對于光效的對比,主要是小芯片小功率的比較。而且大小功率的芯片用途還不一樣。對于大功率要求更高,尤其在水處理方面本身就需要大功率才能達到效果。
此項紀錄對深紫外LED有何影響?
深紫外LED大規模化應用一直推廣不開,主要是因為目前深紫外LED存在著功率低與價格高的兩個瓶頸。據悉圓融科技表示,目前國際市場上紫外LED主流產品仍是單顆1-3mw,價格大于5美元/mw,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芯片的輸出功率上都依然制約著深紫外LED應用的規模化發展。
那么,此次圓融科技子公司杰生電氣深紫外突破功率突破176.6mw ,無形之中突破了功率低的瓶頸。也許176.6mw不是最終值,但是此紀錄充分奠定了圓融科技在全球固態深紫外發光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圓融光電表示,此次刷新了深紫外LED領域的光功率紀錄,奠定了公司在世界上的深紫外LED領域的領先地位,加快公司深紫外LED 產業化發展。
圓融科技還表示,此項技術預計2016年上半年量產化,量產后將可以提供50-100mw的單顆大功率芯片。
176.6mw背后有多大市場呢?
作為紫外LED中的深紫外發光二極管(DUV LEDs)因能釋放出具有殺菌作用,而且肉眼看不到的光線,這種具有殺菌作用的光線,叫作深紫外線。只需要照射看不見的光線,就能輕松殺菌的時代即將到來。
深紫外LEDs有巨大的潛力大規模應用于包括白色家電,民用凈水器,以及醫療衛生領域在內的市場,對于改善民生有著重要意義,是利國利民的大健康事業。除了日常生活之外,深紫外LED還有助于改善貧困地區等的衛生條件。
根據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LEDinside發表的「2015年LED產業供需市場數據庫」指出,到2020年UV LED市場產值將會達到3.56億美元,從而形成和紫外汞蒸汽分庭抗禮的局面。
而根據奧維云網監測數據以及聯合北京商報推出的《2015凈水市場藍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凈水市場規模將達到450億,截至2015年底目前已經有多家知名凈水器公司如四季沐歌,沁園,碧水源,安吉爾等開始聯合圓融開發并推出了基于DUV LEDs 的凈水器產品。
除殺菌之外,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家電整體市場規模達7675億,同比增長4%。如果深紫外LED能夠滲透5%的白色家電應用就是幾百億的規模,可見其市場潛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