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航天/武器

    揭秘:殲-20未來要裝備激光武器!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華網軍事2016-02-23 我要評論(0 )   

    殲-20作為我國最先進的戰斗機,雖然曝光已有一定時間,但許多信息仍未見公開。例如該機能夠使用哪些武器,仍是愛好者們熱烈爭論的問題。在此筆者將探討一下該機可以使用...

      殲-20作為我國最先進的戰斗機,雖然曝光已有一定時間,但許多信息仍未見公開。例如該機能夠使用哪些武器,仍是愛好者們熱烈爭論的問題。在此筆者將探討一下該機可以使用的各種武器。
      機炮
      先從固定武器說起,目前尚未有照片顯示殲-20裝有機炮,但這一古老的低技術武器仍不可被替代。美軍戰斗機使用轉管原理的加特林炮,預計我國仍會沿用成熟的現有23毫米機炮。這一機炮的優點是經過多個機型的實際使用考驗,非常成熟,重量體積和維護方面優勢明顯。使用混編殺傷燃燒曳光彈、穿甲燃燒彈的彈鏈,兼顧對空、對地需求。
      空空導彈
      殲-20至少能夠攜帶兩種空空導彈。第一種是側面彈倉內攜帶的近距格斗空空導彈,據稱為霹靂-10。據信該彈重89千克,長3米,射程20千米。2013年設計完成,已完成超過30次實彈射擊。外形與歐洲IRIS-T導彈相似,中部裝有四片大翼弦、小翼展的彈翼,尾部有四片方向舵,彈翼和舵面處于同一平面。尾部有矢量推力特征,提供直接控制力,以確保能追上高機動戰斗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具備兩級推力,初段使用小推力,確保大離軸角的轉向能力;末段用大推力加速飛行。彈體直徑前后保持一致,降低阻力。具備模塊化艙段特征,包括導引電子艙、引信艙、戰斗部艙、火箭發動機艙和尾噴管/舵面艙。頭部有大尺寸光學窗口,采用能區分干擾彈與真實目標的多元熱成像導引頭。以上特點使該彈獲得了高離軸角發射攻擊能力。
      另一種導彈是霹靂-15,這是一種射程接近100公里的中遠距空空導彈,與美軍AIM-120類似。大長細比彈體,具有切尖的小尺寸彈翼提供低速段的升力和機動能力,加上略大的尾翼,能夠裝入內部彈倉。尾部有四個舵面,可能不使用矢量推力。有雙向數據鏈天線確保導彈與戰機之間的不間斷交互。彈體包括制導電子艙、戰斗部艙、動力艙和方向舵艙。采用配備平板天線的主動雷達制導頭。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能夠兼顧不同飛行段的需求。假如進一步使用沖壓動力,射程可高達150公里。美軍已經向國會相關委員會表示應當研制新型遠程空空導彈,以“緩解霹靂-15帶來的威脅”。
      霹靂-21是傳說中殲-20使用的遠程空空導彈,采用沖壓動力,射程約200公里。彈體有兩個二元進氣道。固體燃料沖壓噴氣發動機兼有固體火箭與沖壓發動機的優點,而又沒有液體發動機難以存儲維護的缺點。主要用于攻擊敵方的預警機等飛行在戰線后方的大型目標。
      此外,殲-20可能最終配備具備反彈道導彈能力的“超級空空導彈”。美軍計劃為F-15裝備低層防御系統“愛國者”PAC-3的動能導彈。中國也正在積極的發展多層次的反導防御系統。這一全新機載武器的技術難度很大,目標信息獲取、跟蹤、外掛、發射等方面都面對巨大挑戰,但其戰略意義非凡。
      
      空面武器
      我軍現有的大量精確制導空面武器,很多已不適合殲-20使用。例如部分武器尺寸過大,不適合在彈倉內攜帶。我國的新型空面武器正在迅猛發展,“雷石”、“飛騰”等制導炸彈就是這類武器的出色代表,并已經衍生了多個重量、射程級別的改進型,包括適合彈倉攜帶的型號。具備光電高精度末制導的型號也已露面。加裝滑翔套件和火箭助推器可以使射程增加到80甚至200公里。經過簡單改裝,還可以作為智能水雷使用,能夠以非常靈活的方式快速布設大面積的雷場。殲-20也可以外掛大型空面武器,例如中遠程巡航導彈,形成戰略打擊能力。也可以外掛先進的反艦導彈。這類導彈越來越難以被發現,搭配上殲-20的隱身能力,對敵方縱深目標的突襲能力愈發強悍。
      另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兼顧空空、空面作戰的多用途導彈,這將是重大的突破。洛馬公司正在研制的CUDA導彈借助先進的直接命中體制,能夠同時滿足空戰與對地需求。這類導彈可以緩解彈倉掛載位置有限的矛盾。
      
      非常規武器
      殲-20的先進主動相控陣雷達和電子戰系統,可以用前所未有的高功率和針對性對敵方電子設備實施干擾攻擊,從而使該機的電子戰邁入了主動攻擊的范疇。
      預計該機還將使用先進的激光干擾裝置,利用指向靈活的激光器干擾甚至致盲敵方人員和戰機、導彈上的光電設備。此外,直接殺傷敵方的高能激光器也是四代機的熱門武器選擇之一,殲-20的全新集成電力系統為安裝使用高能激光器奠定了基礎,當然這一武器還有待實用化。戰斗機機載激光武器的一大難點是難以滿足其巨大的能耗需求,但近期出現的保形相控陣技術可能使得能耗指標降低高達90%,從而減小研制難度。這一新技術采用光纖激光器陣列形成作戰光束,而不需要傳統的萬向光學轉塔。相控陣技術也使得該武器能更好的補償大氣擾動,使照射目標上的激光束最強化。同時也有效的克服了飛機附面層的干擾。
      近期我國核武器元勛之一于敏在接受采訪時披露,我國從1980年代起多次突破高比威力、小型化核武器的難關,因此殲-20戰斗機攜帶的戰術核武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這類武器通常是不具備制導能力的自由落體炸彈,需要在目標上空投放,殲-20的隱身能力帶來很大的靈活性,威懾力很強。相信殲-20正式裝備服役時,必將擁有極為完善的武器系統,在捍衛祖國天空的戰斗中大放異彩!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武器殲-20空空導彈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