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物理實驗室(APL)使用3D打印技術開發出了一個海上空中無人機,被稱為“耐腐蝕空中隱蔽無人航海系統”(Corrosion Resistant Aerial Covert Unmanned Nautical System),簡稱CRACUNS。據悉,這款無人機能夠潛入水下長達數月而不會腐爛或者損壞,而一旦接收到信號,CRACUNS就能夠立即從水下升到水面,開始飛行,進行多種任務。
據了解,APL的這個項目是專為美國海軍開發的,軍方希望能夠制造出一種同時擁有水下和空中飛行功能的無人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APL與該校研究和勘探開發系的制造專家合作,開發出了一個不需要金屬結構件或者機械加工表面的3D打印無人機機體。
實際上,科學家們在啟動這個研究項目之前就明白,要想把CRACUNS變成現實,有兩大挑戰就必須克服。首先,它必須擁有一個非常輕的復合機身,它不僅能夠進入水中,而且能夠承受一定水深的壓力。多虧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制造專家,APL一開始就使用了最具創新性、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和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術。
APL的第二個挑戰是如何確保無人機如何能夠有效地在水里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又順利啟動,進入運行狀態。而且APL發現這中間最大的障礙是如何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對無人機的電子器件進行密封。研發團隊首先將CRACUNS上的敏感部件密封進一種干壓力容器內,然后將暴露在外的馬達使用市場上銷售的保護涂料進行防水處理。最終,科學家們將造好的無人機在海水中淹沒了兩個月之后,發現毫無腐爛的跡象,而且CRACUNS仍然能夠滿負荷運行。
而且由于CRACUNS主要是由3D打印部件和市場上現成的防水涂料組成的,它的制造十分方便和便宜,因此它可以大量生產,并在高風險的任務中作為一次性使用的工具。此外,它也可以用于非軍事用途,比如作為一種低成本的無人機幫助研究機構監控海洋等。
據悉,這臺3D打印無人機仍處于原型階段,目前它只能從水下發射到空中,其他功能仍在進一步完善中,科學家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讓它能夠在完成空中任務后重新進入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