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醫用3D打印 離落地還有多遠?

    星之球科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上海)2016-04-18 我要評論(0 )   

    [目前,3D打印在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沃勒斯報告顯示,中國3D打印2014年市場規模為40億元左右,預計在2016年將突破百億元。

    [目前,3D打印在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沃勒斯報告顯示,中國3D打印2014年市場規模為40億元左右,預計在2016年將突破百億元。]
    航天飛船、建筑、衣服、牙齒、血管、心臟……這一切3D打印都可以搞定。
    3D打印學名是“增材制造”,作為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推動,3D打印的“數字模型”得以高速發展。
    目前,3D打印在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沃勒斯報告顯示,中國3D打印2014年市場規模為40億元左右,預計在2016年將突破百億元。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增材制造。而在醫療領域,今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增材制造等技術,構建醫藥產品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眾包設計、個性化定制等新型生產模式。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3D打印人像、物品的模具甚至是建筑,其實我們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做過了。在3D打印概念還沒有形成之前,這就是一個快速成型的技術。”時代天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時代天使”)董事長李華敏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是一家做隱形矯治器生產及銷售的企業,簡而言之,就是生產一種隱形矯治器來代替傳統的鋼絲牙箍牙套,來達到更好地矯治牙齒的目的。
    時代天使主要是通過口內掃描(或者工業CT)的方式直接三維建模,采集到牙齒的形狀、顏色、位置等數據。之后運用計算機軟件模擬整個矯正過程,從矯治前的原始模型到矯治后的最終狀態模型,都會變成一組組3D模型。
    再采用高伸縮復合高分子材料為每一個過程以3D打印的方式制作一個矯治器,這些隱形矯治器可以通過在牙齒上施加適當的、可控制的力來使牙齒移動。
    目前3D打印出的牙齒磨具工藝精度可以達到0.02mm。“人對于牙齒的變化很敏感,必須要精細。而3D打印一般的物品因為對精度要求不高,就很容易實現。”李華敏說,這是其跟供應商多年摸索的結果。
    目前,時代天使生產的隱形糾正器在中國占據60%的市場份額,銷量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時代天使無錫生產基地3D打印所采用的高伸縮復合高分子材料進口自德國,要求厚度不超過1cm,李華敏表示,國內化工企業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
    除了非生物3D打印,中國在生物3D打印方面也有所突破。
    去年10月,四川藍光英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光英諾”)研發的全球首創3D生物血管打印機面世。
    “構建任何器官,必不可少的元素便是給器官輸送養分的血管,配合藍光英諾的‘生物磚’技術,依靠云平臺的數據模型支撐,我們借助3D生物血管打印機成功地實現了血管再生。”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生物醫學3D打印理事會執行主席、藍光英諾首席科學家康裕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3D生物打印的核心技術是生物磚,即一種新型的、精準的、具有仿生功能的干細胞培養體系。它以含種子細胞(干細胞、已分化細胞等)、生長因子和營養成分等組成的“生物墨汁”,結合其他材料層層打印出產品,經打印后培育處理,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組織結構。
    近日,藍光英諾與貴州省貴安新區簽訂協議,將建立由醫學3D打印工程中心和大健康數據中心組成的大健康3D打印產業園。藍光英諾母公司藍光發展(600466.SH)表示,將圍繞以3D生物打印為核心,重點并購有可持續利潤增長或處于技術前沿的項目。
    年報顯示,藍光發展2015年實現營收176億元,同比增產14.9%;凈利9.54億元,同比增長7%。在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整的當下,主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的藍光發展選擇以生物3D打印為突破口進行多元化轉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于3D打印的行業發展,李華敏表示,不同領域對設備有不同的要求,應該是“醫療+3D打印”,而不是“3D打印+醫療”,3D打印跟互聯網類似,只是一個工具。
    中國的醫療3D打印還有許多領域需要突破。

    3D打印應用于醫療領域的可行性是基于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MRI(磁共振成像)對人體進行掃描得到二維數據,經過專業的篩選、剔除后,再對其進行三維重構處理,最后形成3D打印模型數據。從二維數據到三維數據的轉換與重構是能否實現3D打印的關鍵。
    當前較為成熟的3D重構處理系統有比利時Materialise公司的Mimics、美國AbleSoftware公司的3D.Doctor和VGstudioMAX。目前中國在醫療3D重構處理系統方面做得還很弱,多數醫療3D企業都是購買國外的軟件進行數據建模。這些國外優秀軟件的價格非常昂貴,且其技術嚴格保密,國內的產品大多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成熟的商業應用模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