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速偵測系統“平均測速攝像機”預料在今年第四季正式啟用。(鄔福梁攝)
交通警局今年6月開始測試全新的高科技偵測攝像系統,利用3D激光科技,取締三種違例行為。
這項系統還未被命名,但已確定會在湯申路和紐頓路交界處(稅務大廈前)進行測試。在正式啟用前,當局不會通過系統對違例者開罰單。
系統將取締三種交通違例行為:非法U轉、非法停在黃格、轉彎時從專屬車道轉左或轉右,但不包括超速和闖紅燈。
觸犯交通條例的車輛,可面對最低70元,最高120元的罰款,并扣四分。
交通警局局長鄭忠輝高級助理警察總監昨午在記者會上指出,當局選擇該十字路口作為測試地點,是因為該處常出現以上三種危險的交通違例行為。
“以往我們都通過警員人力執法,或由公眾反饋后取締,但有了新系統后,就能進行全天24小時的偵測。”
新系統采用最新的3D激光科技,除了能設定“自動車牌識別”(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簡稱ANPR)區域、同時間取締多個違例車輛,系統也能準確判定違例的時間地點,如從哪個車道開始非法轉彎。
鄭忠輝透露,雖然目前還未確定系統的“樣貌”,但是系統將裝在交界處內的兩個定點。
平均測速攝像機預料第四季啟用
此外,交警也宣布,較早前公布的新型超速偵測系統“平均測速攝像機”(Average Speed Camera,簡稱ASC),預料在今年第四季正式啟用。
平均測速攝像機能測量車輛在兩個定點之間的平均車速,確保駕駛者在整條路上以安全速度行駛。
系統目前還在測試中,當局在丹那美拉海岸路裝了12架平均測速攝像機,能取締長達四公里路段的所有超速行為,包括超過路段的限定時速,和超過不同種類車輛(如重型車輛)的限定時速。
平均測速攝像機都裝在橙色燈柱上,讓駕駛者清楚看到被偵測的路段。
任何車輛只要駛入設定的偵測范圍內,系統都能準確測得所有車輛的時速,無論在惡劣的天氣或夜晚,也能準確辨別并拍下違例車輛車牌的高清畫面,也能同時自動識別多個違例者的車牌。就算在地勢不平的復雜路段,系統也能準確偵測到車輛的時速。
為了躲避偵測,許多人開車經過定點測速攝像機前都會放慢速度,之后再加速,但這類駕駛行為將再也躲不過平均測速攝像機的偵測。
鄭忠輝說,當局將根據測試結果,探討將這兩項新系統推廣到全島其他地點。
他表示,利用科技加強取締能力,最大原因是希望讓交警的執法能力更全面后,公眾能逐漸改善駕駛習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