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簡介
該項目結合金屬3D打印技術,開發出個性化穹隆頂鈦籠式人工頸椎,在國際上創新性提出了椎體次全切術后可動人工椎體——椎間盤復合體植入、重建椎體運動單位功能的理念,研制出可動人工頸椎假體和人工寰齒關節。

項目創新點
(1)該團隊按照“以可動固定代替融合”的設計思路,研發出3D打印可動人工頸椎,替代現有的鈦籠和鈦板,重建頸椎的運動功能。這個技術為解決頸椎次全切、減壓融合術后活動度喪失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2)降低塌陷率、提高手術療效,消除了傳統鈦籠的銳利邊緣,使穹隆頂鈦籠*適配頸椎解剖特點,同時增加鈦籠與椎體的接觸面積,以利于獲得長期穩定性。
(3)研發人工寰樞關節,保留寰樞關節旋轉功能。經嚴格的疲勞測試,人工寰樞關節的使用壽命總體可達15年至20年。

項目進展
目前經過200余例的臨床應用,隨訪資料證實鈦籠塌陷等并發癥發生率從大約90%降低到10%,較傳統鈦籠的塌陷發生率顯著下降。團隊目前與十余家醫院有合作,有和大的醫療器械公司合作,目前還未拿到醫療器械臨床批文。
項目成熟度:應用階段。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