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從技術角度談2019年3D打印會有哪些發展變化

    星之球科技 來源:山東人民廣播電臺資訊2019-01-24 我要評論(0 )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3D打印技術已有30多年發展歷史,然而直到2012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到3D打印,該技術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3D打印技術已有30多年發展歷史,然而直到2012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到3D打印,該技術才開始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熱點。至此已經過去七年時間,3D打印已經誕生出眾多的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應用,技術的發展早已今非昔比;3D打印市場也經歷了最初的火爆、炒作、冷卻到如今踏踏實實的前行階段,國際市場如此,國內發展亦然。

    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創新催動著技術不斷進步,2019年3D打印與生活的結合將會更加緊密,應用將會更加深刻,傳統制造行業已經到了再不主動接觸新技術可能就會喪失競爭優勢的一年。下面,我們從從技術角度談2019年3D打印的發展趨勢。


    1. 速度和功能性將會獲得更多關注

    傳統行業在使用3D打印時無一例外要關注成本和速度。經過近兩年的競爭,3D打印的服務價格幾乎已經到達了極限,材料和設備成本也在開始下降,而速度問題一直未能獲得有效的解決。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會有更多的傳統制造產業轉向3D打印,無論FDM、SLA還是SLM,速度問題都將成為研發人員無法避及的重要問題。能否使打印機的速度更具成本效益,將會影響到技術的應用廣度。


    此外,3D打印產品的功能性也將獲得關注。傳統制造業等需求部門不會再僅僅滿足于原型制造,隨著如尼龍等塑料產品和金屬打印技術的成熟,功能零部件的3D打印直接制造也將成為新的趨勢。這將影響到3D打印的應用深度。

    2. 金屬FDM打印技術將在國內獲得廣泛關注和研究


    金屬FDM打印技術已在國外爆發兩年,2018年底,隨著如升華三維、百韌科技等企業相繼實現技術突破,2019年針對該技術的設備和材料研發將會加速,會有更多的機構加入進來,國產金屬線材預計也會在今年面世。然而針對新技術的應用探索,才剛剛進入嘗試階段。

    3. 4D打印技術將獲得進一步發展

    經過近兩年的研發和普及,4D打印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在3D打印技術的基礎上,4D打印加入了時間概念,使材料在一定刺激(如熱,水,磁場,電流,紫外線等)下,可發生形狀和功能的可編程變化。


    當前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已經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從復合型形狀記憶聚合物到可折疊陶瓷和磁性活化材料,相信4D打印在2019年會有更加引人注目的成果出現。

    4. AI驅動的生成式設計將會更加流行

    2018年,從通用汽車再造座椅支架,到NASA開發史上最復雜的行星著陸器,再到波士頓動力為機器狗SpotMini安裝仿生手臂,我們看到了生成式設計和3D打印相結合的巨大應用潛力。這不僅是設計的變革,也是3D打印突出功能化和復雜化制造的重要趨勢。


    2019年,設計將不再局限于人類經驗。通過設計目標和材料參數的闡述,AI將驅動探索幾乎無限的設計排列,設計將更加智能、快速和復雜,同時可以節省資金、提高效率、增強可擴展性。同時,3D打印的介入,使設計可以不再關注復雜性。國內對生成式設計的研究也將開始起步。

    5. 企業對技術更有信心,應用會更加實際,市場將進一步沉淀

    3D打印已經過了炒作期,經過2018年的沉淀,國內傳統制造業已經開始關注或者已經主動使用3D打印,并已有傳統非汽車制造行業體會到了3D打印所帶來的競爭優勢,然而由于國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缺失,他們對3D打印的應用往往注重保密(信息來源:materialise)。2019年,除牙科、制鞋、珠寶等這些已經熟知的領域,其他行業生產線上的產品,大到一個結構件小到一個工裝夾具和普通抓手,也將會有更多的企業主動尋求3D打印解決方案。所以,當猶豫要不要接觸這項技術時,請考慮競爭對手是不是已經在使用了。

    對3D打印認知的提高,使傳統制造業能夠更加清醒的對待這門技術,有優勢則用之,沒優勢則放棄,應用會非常實際。

    對于國內汽車行業而言,此前一直停留在原型制造和零件試制階段,無論是傳統的整車企業,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很少將3D打印融入目前的生產制造過程流中。然而隨著國外如大眾、福特、通用等應用案例的增多,以及這些公司規模化的布局和規劃,國內車企會受到啟發,對于技術的應用也到了不深入就落后的階段。這不僅是對企業創新形象的提升,更是對新制造趨勢的積極迎合。

    至于3D打印市場,專注應用,有研發實力才是根本,早不是靠炒作能活下去的年代。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