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沅江)船舶制造產業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南洞庭湖畔,是一家集復合材料游艇制造、鋼質船舶制造、船舶舾裝配套件生產為一體的全省唯一的大型船舶制造產業特色園區。
園區總規劃面積5.8平方千米,主要分為石磯湖和塞南兩大片區。2010年5月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規模產業格局。目前全市共有32家船舶制造及其配套企業,2018年產值達80多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完成稅收5000余萬元。園區先后被確認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小型船艇動員中心”、“首批湖南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金融生態園區建設示范園區”稱號。船舶制造產業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2014年,沅江市憑借船舶制造產業遴選為湖南省第二批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
沅江市地處洞庭湖腹地,其中,南洞庭大部分水域均在其境內,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59.9%,船舶制造業也就成了它的一大特色。
沅江市的洞庭湖岸線資源豐富,造船歷史悠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沅江造船廠、沅江水運船機廠等國有企業生產的掛槳機、鋼質高速客船揚名海內外。新世紀以來,該市船舶制造產業蓬勃發展,而益陽(沅江)船舶制造產業園是全省唯一的船舶制造產業特色園區,沅江船舶產業發展也步入快車道。
船舶產業遇上“陣痛期”
近年來,沅江市以營造和建設三個生態為中心,突出抓好創新開放、產業項目、鄉村振興工作。2018年,該市啟動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12大專項整治。
在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沅江船舶產業進入了提質升級的轉型“陣痛期”,加上政府融資平臺的改革,沅江船舶產業和園區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
首先,由于造船市場競爭激烈,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矛盾,一批管理能力差、產品質量低、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逐步被淘汰。曾經一度成為沅江船舶制造產業一大優勢的灘頭船廠,隨著內河水系環境和采砂行業綜合整治的持續開展,面臨著很大的沖擊。
其次,園區規劃制約發展。原園區規劃中的部分區域、港口總體規劃、岸線規劃尚未批下來,其總體環評報告及防洪評價也因規劃問題“卡殼”。大部分處在園區規劃范圍外的船舶企業隨之被迫關停,一部分入園企業及在建項目不敢動工,如德旭新能源、厚普能源、美藍游艇、通達板材等重點建設項目目前無法順利推進。特別是德旭項目,益陽、沅江兩級政府都非常重視,計劃總投資20億元,第一期占地98.9畝,已完成征地拆遷和進場道路路基建設,但是因受制于規劃、環評和相關審批手續,至今無法開工。
再者,融資平臺改革后,園區原有的融資平臺已停止運行,園區的功能受到嚴峻挑戰。失去融資功能后,市船舶園的主要工作職能如何調整、項目建設如何推進、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如何完善、資產資源如何管理、如何確保工作不脫節,發展不停滯不下滑,招商引資不受影響等,都是急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雄厚的基礎是轉型保障
雖然進入“陣痛期”,但沅江有著雄厚的船舶產業基礎,有著過硬的提質升級的轉型能力。
目前,園區累計已投入建設資金近30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公租房1.2萬平方米,硬化道路14千米,綠化面積4萬多平方米,形成了縱橫交錯的路網結構。電力、給排水、通訊網絡、消防設施等配套設施基本完善,極大地夯實了發展基礎,提高了承載能力。
還形成了以亞光科技和海荃游艇公司為龍頭的游艇公務艇制造基地,以中海公司和金航公司為龍頭的鋼制船舶制造基地,以帝豪設備和精一機械為龍頭的船舶舾裝配套件生產基地,以太陽鳥、桃花江游艇為龍頭的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
此外,園區還創建了全省首家“船舶創客中心”、CCS船舶監測平臺;建立了船舶產業信息化平臺;與益陽職院、沅江職高共同建立了船舶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平臺;構建了金融創新示范園。園區企業共獲得國家專利授權387項,共有8家企業與12所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擁有科技研發中心2個。園區被認定為湖南省先進技術融合產業示范基地。
市船舶產業園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碩說:“目前造船市場不夠景氣,但我們的船舶產業具有提質升級的轉型能力,只要振奮精神,逐一破解難題,重新調整規劃,一定能在困境中贏得先機,在銳意進取中贏得發展。”
園區重點企業亮點紛呈
龍頭企業亞光科技集團先進技術融合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尤其是先進技術融合,新接業務訂單數量同比去年增長近一倍。該集團承建的兩艘沿海400客位鋁合金雙體船成功交付,標志著亞光科技新型船舶在市場的地位不斷提高。該船長40.15米、寬11.6米,乘客400人,能抗7級風浪。是同級別中效益最高、噪音和震動等級最低的客船,適應沿??瓦\,深受市場歡迎。其自主研制的S3500B鋁玻高速客艇獲湖南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
據悉,亞光科技集團致力于高技術船用電子、船用裝備及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是軍工電子、微波雷達、智能船艇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注冊資本6億元,擁有湖南沅江、廣東珠海和四川成都三個工業園區,公司員工人數2500人。公司自主品牌已成功進入國際市場,出口至美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東南亞、中東以及非洲與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海荃公司新能源船舶風頭正勁
7月16日,在沅江船舶制造產業園。湖南海荃游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波介紹,洞庭湖的生態環境保護對船舶制造提出了新能源要求,目前我們的船舶以電力推進為首選,以旅游型船只為主體,從傳統形式提升為現代模式。去年我們推出一條航速22公里的游船,制造材料整體環保防火。
作為沅江市新能源船舶的龍頭企業,海荃公司目前生產形勢良好,年初就已獲得2000萬元訂單,上半年完成產值達4000萬元。該公司著力推進新能源船舶制造,已成功研發太陽能豪華游船、純電動鋁合金高速艇、純電動畫舫船等系列產品,計劃全年產值突破1億元,其中新能源船舶占二分之一。
李劍波表示,造船不像造車,造車是一條流水線成批量生產,造船則要根據用戶的要求設計生產,一條船一套設計方案,屬于個性化訂制。海荃公司開發的畫舫游船驚艷漢中市核心景區“興漢勝境”的漢源湖之后,該畫舫游船已成為公司的主打產品暢銷20多個省市。
目前,海荃公司新能源船舶主要有三款:第一款是2017年6月出廠的國內首制最大噸位HQ2380太陽能動力豪華游船;第二款是2018年6月出廠的HQ1680電動畫舫游船;第三款是2018年10月出廠的HQ1850電動鋁合金高速快艇。這三款新能源船舶均由海荃公司自主研發,并聯合有關院校和新能源設備生產廠家共同合作制造而成,其推進系統主要采用鋰電或太陽能等新型能源設備,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適航性等優點。
李劍波說,2018年公司銷售年收入比上年增長50%。尤其在創新研發方面,節能環保船舶、太陽能新型游艇、仿古畫舫等一批新產品引人矚目,極大地促進了企業船舶的品質升級和科技創新的發展,逐步成就了公司在國內同行業的地位。這些成績浸潤著公司全體員工的勤勞和智慧、心血和汗水。
同時,金航船舶集裝箱船制造也取得重大突破。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中標特大訂單,船東為湖南省遠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標的為三艘653TEU型特定航線江海直達LNG/柴油雙燃料敞口集裝箱運輸船,合同總金額超過1億元。
據悉,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設計制造鋼制、鋁制船舶、新能源船舶、新型復合材料船舶、游艇、客船以及相關制品的大型船艇一體化專業制造企業。公司已列入湖南制造強省建設重點項目單位、長江岸線非標準船舶拆解改造的定點單位、湖南省“十三五”船舶發展規劃重點扶植企業,年生產能力已達10萬載重噸。
船舶配套產品廣受青睞
3月29日,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中資企業商會會長單愛華、京都國際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吳松等一行專程到帝豪船舶設備制造公司考察,洽談船舶設備出口業務。他們對沅江船舶園及船舶設備企業很感興趣,有意對帝豪公司船舶舾裝設備制造,船舶配套設備和其他船舶舾裝件的研發、設計、制造、服務等開展出口業務,并達成產品供需協議。
5月,在永州舉辦的湖南省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業務培訓班暨農村糞污處理設施產品展示會上,由市船舶園所屬的湖南水之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送展的玻璃鋼化糞處理器,以其漂亮的外觀和優良的質量贏得了廣泛好評,并有多個縣市區相關部門與該公司達成了采購意向。它標志著該公司研發的玻璃鋼化糞處理器有望在全省推廣,并成功地躋身于全省農村“廁所革命”產品供應10家重點企業之一。
據了解,精一科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已獲國家專利20多件,今年成功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公司專利產品船用油水分離器、船用污水處理器等列入省“百項專利轉化推進計劃”,成為船舶行業專業品牌。產品行銷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省。截至4月底,共完成300多艘船舶加裝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中貨船200多艘、客船40多艘,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繼去年帝豪公司和精一科技獲省“小巨人”企業稱號以后,今年以來,園區眾多企業如海荃游艇、三環船舶、大洋機械、恒盛機械等都在積極創造“小巨人”條件。
張碩說,依托沅江船舶產業園的發展優勢,在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園區采取調整和完善發展規劃、促進優勢品牌做大做強、助推船舶產業提質升級、科學界定融資平臺與園區職能、利用水資源優勢延伸船舶產業鏈、創建和完善園區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中南地區船舶特色園區等一系列的思路與舉措。借勢發動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四個方面選擇一個或多個方向的組合,形成自己獨特的“專精特新”發展模式,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形成“小而強”、“小而優”的小巨人企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