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玩偶、佛珠、木制模型、耐克鞋......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背后都與同一個技術息息相關——激光加工工藝。目前,激光加工工藝不斷升級,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已取代傳統工藝成為工業制造領域的主角。
7月28日上午,大族粵銘激光集團(下稱“粵銘”)第四代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系統全球發布會在松山湖凱悅酒店舉行。
粵銘集團副總經理王軍對此次新發布的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機、HCM3015C-DF-A汽車安全氣囊雙頭異步激光切割機、FCA2400-T-A 汽車安全氣囊振鏡式激光切割機所組成的系列產品進行了亮點講解。
安全氣囊激光切割機整機傳動采用CNC全自動潤滑系統,可連續24小時不間斷切割,同時還使用了進口伺服電機精準送料系統和半飛行光路系統,可在確保送料速度平穩精準的同時保證整個切割幅面的整個光斑效果一致性。
雙頭異步切割機搭配了高精準行進裁剪系統,可提供15%-50%的工作效率,具有智能監控功能和主動維護功能,能夠支持設備主要參數實時監控,同時精確控制并定義零件運行壽命。
振鏡式切割機可自動放卷糾偏,配置了自動排版系統,使得加工更加省料,另外,振鏡式切割機使用數字化控制系統,可根據需求任意編輯加工圖形。
粵銘集團董事、總經理卓勁松表示,粵銘今天所發布的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產品,涵蓋了不同幅面和不同切割方式的解決方案,在整體方案設計上,充分發揮了大族粵銘激光集團在激光設備設計、制造上持續了20年的技術和工藝沉淀。
卓勁松稱,2020年是粵銘的弱冠之年,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為應對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粵銘在未來三年里,將在進行全生產環節的制造能力布局,重點投資建設自己的鈑金工廠、機加工廠、噴涂廠和熱處理工廠的同時,保持“中外聯合研發”的長期戰略。
對于粵銘的新品發布,常州昌瑞汽車部品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俊杰表示,該系列產品標志著粵銘打破了國外同類廠家多年來的技術壟斷,使國內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設備的制造技術基本接近國外同類激光設備同品質、同性能的技術水平,為國內汽車安全氣囊生產廠家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昌瑞汽車從2003年開始與粵銘合作,當時中國的國產裝備制造業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但許俊杰看中了粵銘產品的可靠性和高品質,“這么多年,我看著粵銘的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系統一代一代研發出來,到如今的第四代。”昌瑞汽車在經過對第四代新品設備和元器件進行了分層次、多單元的驗證后,率先向粵銘下了首批訂單。
與來自汽車制造行業的許俊杰的觀點一致,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研究員王又良認為,粵銘自主研發并推出的國產第四代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系統,有效填補了國內汽車安全氣囊高端激光切割設備的行業空白,是中國激光設備制造領域的首創,可視為民族品牌的重要突破。
“國外廠商利用其掌握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制定并主導著汽車安全氣囊的關鍵工藝和行業標準,一直維持著非常高的設備銷售價格。”中國標準化汽車分會秘書長劉彥戎提到,由于國外廠商壟斷市場,中國境內相關激光設備采購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影響了中國汽車安全氣囊制造業行業競爭力。
在表達了對粵銘系列新品研發成功的欣喜之后,劉彥戎提醒道,希望粵銘能及時對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加工工藝的標準化進行及時提煉和總結,與中國標準化汽車分會共同制定國內汽車安全氣囊激光切割加工的工藝標準,共同守護中國汽車制造領域國產激光裝備的技術優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