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還有效應用在了其他領域

    星之球科技 來源:萬州微視界2020-11-04 我要評論(0 )   

    今年7月,張海鷗團隊歷時十余年研發的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相繼成功應用于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新型高爐風口等大型復雜零件及高端材料制造中,充分證明了金屬3D打印...

             今年7月,張海鷗團隊歷時十余年研發的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相繼成功應用于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新型高爐風口等大型復雜零件及高端材料制造中,充分證明了金屬3D打印“微鑄鍛”這一原創短流程綠色制造技術的巨大市場潛力和廣泛應用前景。

      《烏勒斯報告》(《Wholers Report》)是這樣評價的,“張海鷗團隊首創電弧熔積與原位熱軋(鑄鍛銑)同步制造技術,不同于國際同行團隊的電弧熔積的分步制造技術。張海鷗團隊利用鑄鍛銑工藝,獲等軸細晶,成功制造出性能超過鍛件的發動機零件。”

      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一次性制造成功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該槳葉選用不銹鋼316L原材料,成型尺寸達到直徑0.6米、高度1米,總重量160千克,破解了在復雜曲面構建上同時進行打印增材、等材變形與銑削減材在同一裝備上集成制造的“卡脖難題”。泵噴推進器主要應用于潛艇軍事、船舶重工等領域,是船舶航行的重要動力裝置。通過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制造成功的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通過驗收與測試,制造周期相比傳統方式縮短了2/3,構件的力學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制造精度差由以前的0.5mm提高到0.1mm,沒有檢測到鑄造缺陷如氣孔、裂紋等。

      據了解,金屬3D打印“微鑄鍛”技術還有效應用在了其他領域。近日,中國寶武武鋼集團有限公司就成功應用該技術,用于高爐風口制造。經檢驗,該新型高爐風口耐磨性大幅提高,抗熱震性能遠優于傳統等離子噴涂工藝,風口使用壽命較傳統方法提高5倍以上,產生了重大經濟效益。武鋼副總經理、原煉鐵廠廠長陸隆文表示,因為新型梯度功能復合材料“高爐風口”的使用壽命長,大大減少了停爐更換風口的時間,有效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經濟效益顯著。經初步估算,使用壽命較傳統產品提高5倍以上,節約的風口購置成本及更換導致的停爐效益共計約3027萬元。

      張海鷗教授帶領團隊用14年的時間,破解了困擾金屬3D打印的世界級技術難題,實現了我國首超西方的微型邊鑄邊鍛的顛覆性原始創新。張教授表示,金屬3D打印“微鑄鍛”不僅實現了綠色高效的短制造流程,還顯著提高了材料的疲勞壽命和可靠性,為船舶航行提供更為強勁、穩定的“中國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