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光伏2021:資本分水嶺!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全國能源信息平臺2021-01-21 我要評論(0 )   

    對于很多光伏企業來講,到底要不要上市?事實的疑問是:能不能盡快上市?絕大多數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登陸資本市場。“十四五”開局,光伏產業迎來新的發展,這不僅體現在...

    對于很多光伏企業來講,到底要不要上市?

    事實的疑問是:能不能盡快上市?絕大多數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登陸資本市場。

    “十四五”開局,光伏產業迎來新的發展,這不僅體現在產業層面,更體現在資本層面。能不能上市,對于一些企業及其管理團隊而言,意義重大,甚至事關生死。

    電影《中國合伙人》里有這么個沖突:對于成東青來說,上市會影響他在公司一言九鼎的地位,不利于繼續推進他的戰略;而對于孟曉駿來說,上市是證明企業價值的最好方式,也能成為對外談判中的一個籌碼。還有,變現!

    什么是上市?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把公司的所有權分成若干小份,放在市場上流通,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如果看好公司的行業或者前景,就可以到公開市場上買入該公司的股票。

    上市后,融資渠道變多,公司架構不同,對股東意義不同,企業知名度大幅提升。總而言之,企業的潛在競爭力大幅提升。

    中國光伏20年,變化萬千。中國光伏資本市場20年,萬千變化。

    黑鷹光伏團隊詳細統計了中國光伏資本市場過往20年的一些數據變量,發現了很多有趣的數據。比如:

    1.20年前,中國光伏上市企業只有18家,總市值740億元。

    2.如今104家光伏上市企業的董事長,平均年齡53歲。

    3.尚德電力曾連續6年“霸屏”市值第一。

    4.隆基股份上市首日的總市值只有59億,到了2021年,一度超過4000億。

    5.20年里,中國光伏上市企業對外總投資為13451億。

    6.20年里,光伏上市公司或通過股權,或是債權直接融資4979億元。

    從上市時間來看,一些企業的上市“司齡”已超過25年。但彼時,多數企業尚未涉及光伏業務。

    從年度上市企業數量來看,2010、2011、2017和2020年,光伏領域成功上市的企業最多。過去2020年,有多達16家光伏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20年中,中國光伏最為榮光的上市,當屬尚德電力登陸美國資本市場,16年前的12月14日,這家施正榮引領的企業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借此騰達,施正榮在2006年以22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一年后的6月,賽維LDK在紐交所上市,彭小峰以30億元美元的身家,位福布斯列中國富豪榜第6,新能源富豪榜第一。

    但后來的故事也眾所周知。過去的20年中,不少曾經輝煌一時的光伏上市企業,因各種原因被迫退出資本市場。比如,中電光伏、尚德、賽維、海潤、英利等。

    當然,最近三年,還有個“變局”,就是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爭相“回A”。截止目前,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均以成功回歸A股,此外,阿特斯、大全、晶科均“在路上”。


    目前104位光伏上市公司董事長,最年長的是大全新能源董事長徐廣福,近年78歲;最年輕的是易事特董事長何佳,今年36歲。

    黑鷹光伏統計發現,中國光伏上市企業董事長的平均年齡為53歲。

    其中年齡超過60歲的董事長15位。

    “八零后”董事長8位,他們是易事特董事長何佳,通威股份董事長謝毅、協鑫新能源董事長朱鈺峰、錦浪科技董事長王一鳴、京山輕機董事長李健、中國智慧能源董事長張亮、露笑科技董事長魯永、隆基泰和智慧能源董事長魏強。



    二十年前,中國光伏產業僅有18家企業上市。他們的總市值為740.35億元。

    彼時,18家企業里多數只是光伏概念股,光伏收入占比還很小。

    二十年后,截止2021年1月1日,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不含新三板)達104家,合計總市值超過23100億。

    資本風云二十年,城頭變幻大王旗。

    二十年間,幾乎每隔幾年光伏企業市值排行榜都會有一輪劇烈的變動。

    2006年、2017年及2008年的1月1日,尚德電力一直占據光伏市值榜第一位,巔峰時期達920.76億元,是第二名賽維的2.53倍。

    此后特變電工接棒尚德電力,連續三年坐上光伏市值榜第一交椅。

    然后,保利協鑫能源在2012-2014年也是勇奪三連冠。

    2020年、2021年光伏市值榜第一位則又落入隆基股份囊中,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第一之位可能都會被隆基“霸占”。

    目前,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光伏企業就有47家,其中四家企業總市值已破1000億元大關,他們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信義光能和陽光電源。

    另一個視角,黑鷹光伏統計發現,截止目前,光伏上市公司總市值較他們上市首日增長超18000億元。

    其中27家光伏公司總市值實現100%以上增長,11家公司總市值增長超1000%,增長最大的三家企業為通威股份,增長7877.16%;隆基股份,增長6442.88%;特變電工,增長3823.02%。


    據可查數據,2001年-2020年9月這近二十年間,109家光伏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對外投資金額合計就高達13451.48億元。

    其中,至少41家光伏企業對外投資規模在100億元以上,前四名企業對外投資規模都在500億元以上:保利協鑫能源,對外投資932.09億元;隆基股份對外投資839.22億元;正泰電器,對外投資799.92億元;特變電工,對外投資652.20億元。(注:光伏非特變和正泰的核心主業)


    從年度投資數據看,2015年以來是光伏行業投資高峰期,企業對外投資規模都在1000億元以上,企業平均規模也在10億元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光伏企業平均投資規模為15.06億元,已是2001年的8.14倍。


    一場改變行業格局的戰爭,最后往往打的就是錢糧,誰的資本實力雄厚,誰才可能成為最后贏家。

    當前光伏企業對資本的渴望,超乎以往。

    據黑鷹光伏統計,前三季度79家光伏公司對外投資規模合計為1258.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07.59億元,而這79家光伏上市公司總負債規模卻同比增長了684.2億元,截止9月末這79家光伏上市企業總負債規模達5600.90億元,光伏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5.26%。

    在這樣的大形勢下,最為考驗企業未來的融資能力,融資戰略成敗事關全局得失。

    融資一般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站在企業的角度,直接融資更具吸引力。其優勢在于能夠使投資方與企業間聯系更為緊密,而且直接融資的籌資成本更低,投資收益更大。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只有上市,直接融資成功的概率更大。

    據黑鷹光伏統計,近20年間,106家光伏上市公司或通過股權,或是債權直接融資4979.24億元。

    其中,75家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在10億元以上,12家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在100億元以上,前三名依次為保利協鑫能源,直接融資345.49億元;通威股份,直接融資322.63億元;特變電工,直接融資297.64億元。


    光伏十四五,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也包括,隨著平價時代到來,光伏投資邏輯徹底改變。過去的2020年,光伏概念指數整體上漲達114.40%。也就在過去一年中,在資本市場上,光伏幾乎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黑鷹光伏團隊分析認為,十四五期間,還會有上百家光伏企業向資本市場發起有力沖鋒,屆時,中國光伏上市軍團的數量很有可能突破200家,十四五末,中國光伏上市公司總市值可能突破50000億元。

    進入2021年后,隆基股份市值一度超過4000億,通威股份市值超過2000億,陽光電源和信義光能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超過100億市值的光伏企業目前已接近50家。

    黑鷹光伏預判,十四五期間,隨著光伏投資邏輯的變化,投資者的整體認可,中國光伏產業中可能出現市值超過10000億的光伏企業。其中市值超過5000億的企業達到3家,市值超過1000億的光伏企業超過15家。

    從資本構成看,越來越多、越來越雜、相關或不相關的資本,將在十四五期間涌向光伏產業。

    一些資本的構成和背景,甚至會超乎我們的想象。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