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產業資本競相涌入光伏領域 風險、機遇并存

    星之球科技 來源:證券時報2021-02-19 我要評論(0 )   

    如火如荼的光伏行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跨界資本加持,2月19日,鈞達股份(002865)公告稱,公司擬以1.5億元增資參股弘業新能源,后者正在建設年產5GW高效太陽能大尺寸電池項...

          如火如荼的光伏行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跨界資本加持,2月19日,鈞達股份(002865)公告稱,公司擬以1.5億元增資參股弘業新能源,后者正在建設年產5GW高效太陽能大尺寸電池項目。鈞達股份表示,此舉有利于公司對光伏領域的拓展和探索。

      e公司梳理發現,近年來,多家A股上市公司跨界進入光伏領域,例如*ST海源(002529)、山煤國際(600546)等,涉足的光伏產業鏈環節包括電池、組件等。相比傳統光伏企業而言,新進入者既有彎道超車的機會,也面臨傳統企業既有產能優勢的施壓。

      跨界拓展新業務

      關于此次跨界的背景,鈞達股份解釋稱,為拓展新業務,嘗試推動公司轉型升級,公司與弘業新能源簽訂了《關于上饒市弘業新能源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公司擬使用1.5億元增資弘業新能源,增資后公司持有標的公司12%股權。

      弘業新能源的另外兩名股東分別是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泰科技)與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在鈞達股份增資前,兩名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4.55%和45.45%,本次增資完成后,持股比例分別降至48%和40%。

      鈞達股份表示,捷泰科技長期深耕于光伏行業,在國內市場上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戶的認可度,具備豐富、成熟的技術儲備以及廣泛的銷售渠道,擁有一支具有多年的光伏行業管理經驗和研發經驗的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目前在手訂單充足。

      據悉,弘業新能源正在建設年產5GW高效太陽能大尺寸(182mm及以上尺寸)電池項目。該項目于2020年11月份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5月實現生產運行,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5GW高效大尺寸(182mm及以上尺寸)電池的生產能力。

      鈞達股份稱,當前,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以及市場對高效太陽能電池的追求不斷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產品迭代速度不斷加快,大尺寸、高效電池正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趨勢。據測算,上述在建項目總投資18億元,投資回收期約5.52年。

      鈞達股份主營業務為汽車塑料內外飾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涵蓋汽車儀表板、保險杠、門護板、裝配集成等。公司表示,2018年以來受到中美貿易摩擦、新能源補貼退坡、行業競爭態勢加劇等不利局面影響,公司主營業務近幾年持續下滑,業務發展面臨一定風險。

      經過考察后,鈞達股份認為光伏產業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需求,對公司及全體股東具有積極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弘業新能源采用的電池技術方向為單晶PERC大尺寸電池,鈞達股份指出,PERC電池片技術成熟、經濟效應高,具備可拓展性。

      鈞達股份認為,光伏行業前景廣闊,是公司嘗試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次增資弘業新能源,一方面能夠獲得光伏產業發展帶來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能夠在資本合作過程中進一步深入光伏產業,與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有利于公司對光伏領域的拓展和探索。

      風險、機遇并存

      在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指引下,光伏行業正經歷新一輪擴產潮。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給出的預測來看,全球光伏市場也將走出疫情陰霾,2021年全球預計新增光伏裝機規模為150-170GW,相比2020年的130GW,有望實現20%左右的增速。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企業選擇跨界投資光伏。例如*ST海源,去年12月,*ST海源公告稱,公司擬在江蘇省高郵經濟開發區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10GW高效光伏電池和10GW高效組件生產項目。項目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項目總投資約為105億元。

      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投資約60億元,用地約300畝,建設10GW高效光伏電池項目;二期投資約45億元,用地約400畝,建設10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項目一期預計在2022年6月底前建設完成并試生產,并于2022年12月底前正式達產。

      資料顯示,*ST海源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復合材料輕量化制品及新型智能機械裝備企業。公司此番跨界與控制權易主相關,去年7月,*ST海源控股股東變更為江西嘉維,實控人變更為甘勝泉,此番變更背后又與昔日光伏霸主江西賽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諸多跨界光伏的案例中,山煤國際的情況也頗具代表性。2019年7月,山煤國際與鈞石能源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建設總規模10GW的異質結電池生產線項目。根據山煤國際今年1月的回復,公司異質結光伏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中,一期一階段土方工程和樁基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著手安排設備選型、招標、商務談判相關具體工作。

      光伏電池當前的主流技術路線是PERC,由于異質結轉換效率更高,被視為有潛力接替PERC的下一代技術,也正因此,在2020年初市場對異質結概念追捧之時,跨界布局的山煤國際走出了翻倍行情。值得一提的是,山煤國際的合作方鈞石能源近日宣布,異質結電池量產效率達到了25.2%。

      對于光伏行業的跨界者而言,既有借助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也面臨巨頭們現有龐大產能優勢的壓力。

      例如,光伏電池環節既有通威股份、愛旭股份等專業電池廠商,也有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一體化廠商,已經建成了龐大的電池產能??缃缯咄陆óa能規模較小,能否與巨頭們展開正面競爭還有不確定性。

      此外,以鈞達股份此番投資來看,弘業新能源在建電池項目采用單晶PERC技術,雖然預測顯示,2017-2023年,PERC組件的占比將從13%提升到74%。但是,毫無疑問,光伏電池技術路線正進入切換期,異質結、TOPCon等新技術被廣泛看好,PERC的生命周期正被壓縮。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