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展會新聞

    2011年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圓滿落幕,各項數據再創新高!

    激光制造網通訊員 來源:廣東星之球2011-03-23 我要評論(0 )   

    兩大展館361家展商,17,250平米展示面積,同比增長50% - 28,845名專業觀眾,覆蓋更多終端行業,增幅達14% - 2012年全面升級為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展示光學應用全領域

    2011年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20113151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各項指標再創歷屆新高,再次驗證了展會在亞洲激光、光電市場的領先地位。

    本屆展會成功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361家展商參展,其中包括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展團,相比2010年激增31%;展示面積達17,250平方米,較去年增長50%;展會匯集行業精英、專家智囊團和科研學者,共吸引28,845名觀眾前來參觀,同比增長14%。

     

    全面展示激光與光學行業全產業鏈

     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CHINA)借助其在激光領域的傳統優勢,通過6年多的發展已經成為覆蓋激光,光學,光通信,測試測量以及圖形圖像等領域的光學大展,全面展示了激光與光學行業的全產業鏈。通過展區的明確劃分,展會集中了全行業各個領先廠商,其中包括激光加工展區的德國通快,德商羅芬,大族激光,楚天,華工,新松,徠斯,松下,鐳射沃等;激光器件展區的相干,光譜物理,GSI,IPG,SPI,PRC,Synrad, 銳科,nLight,炬光等,光通信展區的JDSU,易飛揚,長飛,高意,Oclaro,凌云光子等;光學與圖形圖像展區的愛特蒙特,舜宇,永新,Hellma,大恒,微視,DALSA,Imaging Source等;測試測量展區的普愛納米,海洋光學,愛萬提斯,必達泰克,卓立漢光等。各個展區主要展商同臺展示,向觀眾全面展示了激光與光學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

    奧蘭若科技高級產品經理Michael Atchley表示,“我們對于這次展會非常滿意,有許多大展商展示自己的產品。我們也很榮幸能在這里展出,并與目標客戶進行交談,尋求新的商機。前來展臺的觀眾分布領域非常廣,我們很愿意與他們交流并且珍惜這樣的機會。”

     

    關注創新與應用,滿足各行業終端用戶需求

    本屆展會重點關注激光與光學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尤其倡導行業新產品、新技術的探討與發布,以服務于多行業不同需求。因此,除了來自本行業的觀眾之外,今年展會還吸引了大量來自應用領域的終端用戶,充分覆蓋于電子、通訊、汽車、教育科研、太陽能光伏、材料加工、航空航天、國防、半導體、測試測量、光顯示等,而其中,來自企業管理層、核心研發部門、采購部門的人數更是大幅增長,足以證明展會與日俱增的品牌影響力與號召力。

    通快(中國)有限公司激光技術總經理魏君泰先生對于觀眾的高質高量表示非常滿意,“我們很高興能看到來自各個領域的觀眾前來參觀,比如說來自通訊,微電機和汽車等領域的觀眾。”

    美國理波公司精密移動事業群的格溫布萊恩斯先生認為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在推動亞洲市場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里我們遇見了所有想見的客戶,尤其是那些來自科研領域的客戶。其中更有大量來自安防、半導體、制造業和太陽能光伏領域的觀眾。”

    與此同時,觀眾的一致好評也是的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成為行業最佳展示平臺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安斯邁克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蘇鑫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去年經朋友介紹來到這個展會,感覺收獲頗大,所以今年又來參加了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展會整體感覺非常好,對楚天,大族激光,凌云等大展商印象比較深刻。在這里,我對整個加工行業前沿技術和最新工藝都有了新的了解,感覺非常有幫助,明年還會來。”

     

    精彩同期會議,備受行業推崇

    除了展會本身,與行業伙伴聯合舉辦的高質量同期研討會也已經成了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的一大標志,研討會齊聚國際專家,涵蓋中國激光、光學、光電行業最重要的應用領域,備受行業推崇。本屆展會同期共舉辦了三場高規格研討會,分別對激光加工、光學、激光器及發光元件、精密加工、機器視覺等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共獻上111場精彩演講,總計共有1,283名聽眾與會聆聽。

    第六屆國際應用激光技術中國研討會(LPC 2011會上,包括來自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Andreas Ostendorf 教授,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的王又良研究員和來自清華大學的鐘敏霖教授在內的30余位專家為與會聽眾分享了各自重要的科研成果。Andreas Ostendorf 教授對于大會的高水準與高質量給予充分肯定,“這是我們首次舉辦為期三天的會議,而去年,會議只為期二天,今年我們得到了更多業界和學術支持與贊助。LPC大會將學術與產業更好地結合了起來,這也是它吸引產業專家和高校學者前來參加的重要原因。”

    光學前沿——第六屆全國激光技術學術會議暨“2010中國光學重要成果與產品”#p#分頁標題#e#發布會與聽眾共同探討了當前激光器技術的前沿進展與面臨的挑戰,并由知名激光器公司的資深研發專家向大家展示了最先進的光電器件。兩天會議期間,座無虛席,深受觀眾好評。

    主題為機器視覺技術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上海國際機器視覺技術及工業應用研討會就機器視覺技術相關應用開展了深入交流,熱門的話題,權威的演講使得在場觀眾掌聲連連,贊不絕口。

     

    2012年展會全面升級,更名為“慕尼黑上海光博會”

    隨著激光與應用光學日益深入生產與科研的各個領域,為了更好的服務廣大終端用戶,2012年慕尼黑上海激光、光電展將全面升級為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展會將全面覆蓋光學應用的各個領域。大會將設立激光生產與加工,激光器與光電子,紅外與測試測量技術,光學與機器視覺,光通信等特別展。隨著展會品牌的升級,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也將全面為來自激光加工與光學領域的專家用戶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