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北襄陽舉辦的2016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期間,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了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燚和鈑金裝備事業部汽車行業總監陳肖林。
陳燚介紹,大族激光是世界主要的激光加工設備制造商,2015年銷售收入為55.87億元,市值、銷售額等多項指標在全球激光上市公司排序中均位居前列。目前,公司是創新型試點企業、科技成果推廣示范基地、重點軟件企業、廣東省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深圳自主創新企業,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火炬計劃項目。
大族激光之所以能夠在行業中獲得領軍企業的地位,與它實力雄厚的研發手段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密切相關。3000人的研發團隊,在8000多人的員工總數中占有三分之一強的比例,同時擁有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這可能就是大族激光研發實力的一個不用過多描述的簡寫。
同時,公司擁有20多萬平米的現代化生產廠房,配備來自德國、日本的先進加工機床設備,其“激光切割機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已成功入選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激光技術與系列裝備多項科技成果”通過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聯合組織的鑒定,“厚板、難焊材料激光焊接與復雜曲面曲線激光切割關鍵技術與系列裝備”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內最大功率16千瓦激光焊接系統成功交付使用等,這些成果還只是2015年公司取得的部分成績,但已經足以說明大族激光的先進技術水平和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
其實,在一輛汽車里面,有許多需要使用激光工藝的地方,比如車門、車頂棚、前蓋板和后蓋板以及許多其他汽車零部件,都離不開激光工藝。以大族激光在汽車領域的重點應用——激光復合焊接來說,這項“雙劍合璧”的工藝,是將激光熱源和作為第二熱源的電弧復合起來作用在同一熔池上的焊接方法,利用了激光和電弧的各自優勢,使得其既具備一般電弧焊的高適應性特點,同時又具備了激光焊接的大熔深、高速、低變形等優點,屬于現代汽車制造業中一項先進的制造工藝。
對國內各車廠使用各種激光焊接、切割業務及設備等如數家珍的陳肖林也表示,以前國內汽車制造業很多高端裝備基本上都依賴于進口,大族激光在這個領域中的崛起,無疑給國內相關產業殺出了一條“血路”,包括許多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在內的中國制造汽車使用大族激光的中國裝備已成為業界的佳話。
自2010年起,中國制造的質量水平已開始大幅度提升,之后包括歐洲、美國、日本這些傳統的制造業先進國家,也開始大量采購包括大族激光在內的中國裝備。陳燚認為,打進歐美日市場,不僅為相關企業帶來相應的經濟收益,更為主要的是它所創造的價值已經遠遠大于其實際的經濟收益,讓世界認識到了什么是中國的先進制造。
成立于1996年的大族激光,到今年剛好是20周年。它的商標是“HANSLASER”,“HAN”是漢族的意思,“LASER”則是激光,“HANSLASER”就是中國人的激光。陳燚堅定地表示,因為大族激光就是要為以漢族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的裝備制造業爭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