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傳統通過光產生的間接光熱效應或光化學反應驅動液體的方式,通常只在特殊設計的微流體腔內才可對微量液滴進行驅動。但運用這種全新的光流體學機理,僅使用簡單且廉價的裝置,便能成功用脈沖激光在純水中實現持續高速的水流噴射。
“此前有觀點認為,激光特別是可見激光的能量和動量是不夠來驅動宏觀物體的,但我們真的做到了。”王志明說,科學家曾通過直接光子作用的動量傳輸或光鑷技術,實現對納米至微米量級粒子運動的控制,但一直未能高效地利用脈沖激光直接驅動宏觀液體流動。
這項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中國科學家王亞楠介紹,傳統利用機械裝置產生超聲波來推動液體流動的方式,無法將相關裝置有效地小型化,只能運用在工業設備循環冷卻、超聲波洗牙等方面。
“激光驅動流體可以實現微米級別到厘米級別的流體控制。”王亞楠說,這種全新的光流體學機理,可以應用于微流體芯片、微制造、生物芯片等領域,下一步研究團隊將繼續對激光驅動宏觀流體的可控性、精準性進行研究。
目前該科研成果《激光流體:把激光束轉化成液體流》已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并登上首頁頭條。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