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增值稅改革有助于減少制造業外資流失
星之球科技 來源:證券時報2018-07-19
我要評論(0 )
今年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0.4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6%。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對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仍有較大
今年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0.4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6%。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對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仍有較大減稅空間。
自5月1日起實施的增值稅改革,在改革首月初見成效。據最新數據顯示,增值稅改革后實現凈減稅348億元,減稅幅度8.57%。其中制造業凈減稅141億元,減稅幅度8.77%,占總行業減稅總額的40.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此次改革最大贏家非制造業莫屬。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10年制造業總產值一度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制造大國。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期的結束,全球產業結構迎來新一輪戰略轉移,各國制造業紛紛向印度、非洲等勞動力更為廉價的地區轉移。我國制造業即將步入發展下行車道的言論不絕于耳。
事實上,全球制造業地區戰略轉移已成事實,這讓我國本就問題不少的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更為艱難。大而不精、創新能力不足一直都是我國制造業的軟肋,粗放的經營模式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甚協調。不能持有核心高端技術更是扼住了我國制造業長遠發展的喉嚨。據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我國GDP增加值的32.6%,但是能耗占全國能耗的58%。
此次增值稅改革對于亟待突圍的制造業來講的確是一個福音。首先最直接可見的就是企業經營成本的下降,為企業減負,尤其是對于小微企業來講,在全球制造業戰略轉移的背景下,此次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的減稅舉措,猶如雪中送炭。
其次,增值稅改革內外資企業同等收益的原則,有利于減少制造業外資的流失,這也是此次增值稅改革的重要亮點之一。外資的留守,以及源源不斷地注入,有利于改變我國制造業現狀,激發行業的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最后,就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現狀來講,非雨露均沾的增值稅改革是有利于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此番增值稅改革也算是在去經濟空心化的道路上給實體經濟助了一臂之力。
不得不提的是,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的步伐,工業和服務業的稅收收入均實現較快的增長,自2017年連續六個季度兩者稅收收入增長幅度均超過10%。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經濟向好發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經濟轉型的趨勢已經顯現。
當然,也要看到,此次增值稅改革對服務業的裨益不及制造業,站在戰略轉型的門檻,我們不能顧此失彼。相比發達國家,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明顯偏低,也存在著創造創新能力不足,發展模式有失長遠的缺陷。目前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對于承接工業的轉型升級依舊表現吃力,因此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減稅也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制造業。
同時,服務業發展水平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理應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拉動內需,支撐經濟的發展。加之服務業在當代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緩解就業壓力,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激發社會創造活力,踐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方面都起到龍頭作用,只有做到工業服務業雙向發力,才能真正為實體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的戰略轉型打好堅實的基礎。
稅收是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過調整稅率、稅制等可以推進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優化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但是,在對第一、第二產業有所偏重的同時,也應對第三產業給予足夠的重視,例如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從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財政收入方面創了歷史新高,達到了10.4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6%。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對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仍有較大減稅空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