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只被關閉滬港通交易通道的股票要追溯到2015年,而那時候,牛市氣氛濃厚。
2015年5月19日,上海機場因總境外持股比例超過28%,滬港通買入通道被交易所暫時關閉,成為滬港通開通以來首只出現因境外持股比例超過規定而被暫停接受買盤的個股。
由于境內市場對外資的曖昧態度,在國內推出“QFII”時,設置了30%的持股比例上限(30%為傳統意義上的相對持股分界線)。如今,30%的持股限制卻成了“外資牛”的絆腳石。
外資的涌入被認為是牛市行情的推動者,2019年春節后的一波大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向資金的掃貨推動。
而外資流入預期尚未完全透支,外資持股限制是否有放松可能?隨著MSCI擴容、港交所規劃戰略的制定都將為A股帶來更多外資,那么,考慮到30%的持股線或將使得外資買入受限,上證指數雖重新站上3000點但進一步上行仍有困難,牛市預期下,外資相對控股權是否會有松動?
外資為何偏愛大族激光?
2018年,外資大規模抄底A股,北向資金流入數額達歷年之最。
事實上,外資一直頗為偏愛大族激光。數據顯示,A股從2018年的1月底開始大跌,2月開始,陸股通不斷增持大族激光,一路跌,一路買,到了2018年8月15日,陸股通持有大族激光的股票數量達到了1.287億股,增加0.852億股,即每個月增持1000萬股以上,持股數量差不翻了3倍。
而2019年以來,大族紫光更是成為深圳市場上外資持股增幅最大的股票,至今外資持股大族激光的比例超過28%。
外資為何偏愛大族激光?
資料顯示,成立于1996年的大族激光,現已發展為激光切割、焊接和鉆孔設備的全球供應商,為松下至奧林巴斯等諸多全球知名電子品牌提供服務。雖然受到iPhone銷售疲軟的風險影響,公司的交易量也近乎位于年度最低水平,大族激光的股價推至五年來最低點。
但是大族激光的支持者認為,在蘋果的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出人意料地調低營收預期后,大族激光的股價已經接近觸底,今年營收增長或有望回彈20%以上,主要是因為激光技術的提升可以允許公司尋找智能手機行業之外的新客戶。
花旗集團在1月10日給大族激光股票設定的目標價格為50.9元,意味著由于公司滲透率提高,股價具有70%左右的上漲空間。
根據預測,大族激光公司每股收益預計在2018年平均增長13%,接著到2020年,增長幅度增加到28%,大族激光未來的盈利空間或是吸引外資在其股價腰斬時仍堅持買入的主要因素。
而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顯示,截至3月4日收盤,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有公司掛牌交易A股數量為3.0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8.23%,而2019年該只股票累計漲幅為38.34%,大幅超過同期上證綜指累計漲幅21.4%。這意味著,在低價時就抄底大族激光的外資,從中獲利匪淺。
大族激光只是一個例子,還有更多其他的股票,也是被外資大量持有。今年行情一路下跌,陸股通一路買。另外QFII,也在通過這段大跌的行情大量增持。
外資持股比例再度被限制
事實上,外資大舉加倉A股,被認為A股牛市的強有力推手。而隨著MSCI的擴容、最新港交所規劃的制定、QFII制度的修訂,都被認為是為擁抱外資,迎接牛市的來臨。
3月4日,大盤指數8個多月來首次站上3000點,3月5日,由于外資持股大族激光比例超過28%,其購買該股的大族激光通道被關閉了,根據公告,不能買只準賣出股票。
外資只允許買不允許賣,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
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境外資金進入內地投資A股的渠道就不僅局限于QFII和RQFII了。但在滬港通開通半年后,上海機場卻因為境外總持股的比例(包括滬港通資金、QFII及RQFII的持股總和)不能超過28%的規定,而被禁止通過滬港通接受買盤。
港交所的交易規則明文規定,境外投資者持有個別相關發行人已發行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超過28%時,上證所會通知港交所子公司,屆時港交所將暫停接受相關買盤,直到上證所表示境外投資者的持股占比降至26%以下。
上海機場由此成為滬港通開通以來,首支因境外持股比例超過規定而被暫停接受買盤的個股。外資持股比例受限,在某種程度上預防了上市公司相對控制權的“滑落”,但同時也使得外資買入受限。2015年外資持有的上海機場持股超過28%被限制,其偏好白馬股藍籌股的持股風格,也造成了當時A股因高杠桿崩盤而無人敢接盤。
如今2019年,在經歷過A股底部后,外資的再次涌入以及掃貨,被認為是股市見底后的牛市初期。但在加速開放,鼓勵外資炒A股的同時,30%的外資持股線卻再次站上熒屏。牛市的預期同不合理的“設限”,是否會在2019年被改變。
接下來還有哪些外資重倉股漲幅可能受限?
事實上,A股外資持股上限是總股本30%,在MSCI納入只有5%時,很多公司離上限其實已經不遠了。如今MSCI擴容,未來將有9000億外資進入A股,而外資又偏向白馬藍籌股。
外資偏愛哪些A股公司,可借由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情況來大致加以判斷。主要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觀察:一是外資的持股市值,二是外資持股占該股票流通股的比例。
先看滬股通中,外資最喜歡的公司。從持股市值方面看,滬股通排名靠前的股票幾乎都是大盤藍籌股,行業主要涉及食品飲料、金融和汽車等。從占流通A股的比例來看,除了部分大銀行,占流通A股比例高的公司,大多數都與外資持股市值最大的公司相重疊。
再看深股通中,外資偏愛的公司。從持股市值角度看,外資最青睞的40只深股通股票基本也是行業龍頭和藍籌股,主要包括電子、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等。海康威視、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等。
截至2018年5月28日,深股通外資持股總市值為2549.3億元,其中排名前40的股票(總共1037只)持股市值達2024億元,占比約為80%。可以看出,外資投資A股時,選擇的標的相對比較集中。分析人士指出,這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境外資金在A股上的投資偏好,業績穩健、高分紅且盈利模式簡單明確的優質藍籌依然是外資最愛。
選擇標的相對集中意味著外資對國內白馬藍籌股的持股比重將會提升。除了大族激光外,或將會有更多的外資重倉股可能受限。接下來還有哪些外資重倉股可能因為持股比例過高而受限?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根據環球老虎財經的統計,截至最新披露年報,從十大流通股QFII+陸通股持股比例占總股本的比例來看,聚光科技、美的集團、中國鋁業、方正證券、恒瑞醫藥如果曾得到外資大量買入,后續外資持續買入力量將相對下滑。
MSCI擴容意味著外資進入A股的投資通道增加,如今A股雖已重新站上3000點,但若外資持股不得超過30%的限制未曾放開,外資如何助力A股走出2015年的大牛市指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