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創新是第一動力。去年底,2020年松山湖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經過各行業賽與總決賽的激烈比拼,在5大行業賽+1個女性專場中,每個分賽各誕生一、二、三等獎共6名;同時,總決賽誕生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共16名。其中,不少創新團隊已落戶松山湖,為科學城發展注入新的“活水源泉”。
如今,獲獎企業/團隊發展狀況如何?落地松山湖后,這片創新之地又給他們帶來哪些新的機遇與啟迪?即日起,我們開設“聚焦雙創”欄目,跟蹤創新項目的最新動態,剖析他們的成長歷程。
廣東瑞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黃俊剛
近期,黃俊剛的行程略顯忙碌。公司的無塵萬級潔凈室計劃投入使用,從國外購買的設備也即將抵達,工廠很快就要進入樣機生產階段……
黃俊剛是廣東瑞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瑞盈激光”)的創始人。去年12月,公司團隊憑借“5G用自由轉軸窄線寬可調諧激光器的產業化”項目,一舉拿下2020年松山湖創新創業大賽未來通信行業賽二等獎及總決賽特等獎。
隨后,短短幾個月內,在關注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公司在項目合作、對接交流等方面的頻次也隨著提升。“5月底,參與大賽的140萬獎金即將到位,購買設備的資金更加充足了。”黃俊剛表示。
聚焦精度檢測,完善產業生態
創業以前,黃俊剛曾在英國某高校擔任終身職務。但與其他僅專注于學術研究的教授不同的是,他更擅長在高校與企業之間,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我比較喜歡做與實際應用相關的事情,帶來直接的社會效益。”
2018年前后,隨著國際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回國創業的想法逐漸在黃俊剛腦海浮現。同時,借著“春歸杯”的契機,他開始關注國內創業環境。“這個時候,我應該回去,為國內激光產業作點貢獻。”他說。
隨后,為了選擇合適的創業場所,黃俊剛走遍了廣州、深圳、上海、寧波等幾個大城市。2019年7月,他最終選擇來到東莞松山湖,成立瑞盈激光。“生產激光設備需要各類元器件,東莞的供應鏈較為完備。”
瑞盈激光
創業,黃俊剛要做的,是拓展激光產業鏈上另一個維度的應用。
“利用激光設備推動高端智能制造,不僅需要高能量的加工設備,也需要高精度的檢測儀器。在產業鏈上,提升能量和質量,二者是互補的。”黃俊剛認為,當前國內激光產業大多聚焦于能量聚集性上的研發與應用,即激光器能夠把能量聚集到某一個固定頻率從而能夠被聚焦到一個很小的空間,追求高功率、高能量,產品多應用于焊接、切割等加工領域。
而瑞盈激光研發的可調諧激光器,不但可以把能量聚集單一頻率(波長),而且可以在保證激光的穩定性前提下,控制激光的頻率在很大的范圍內連續可調,這一特性使得其在5G通訊、高端智能制造、醫療成像、氣體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場景。
例如,在高端智能制造和醫療成像方面,每一激光頻率(波長)相當于一把固定刻度的光尺,而連續可調的激光相當于成千上萬把不同刻度的光尺,能夠對尺寸、空間和結構實現超高精度測量。這類測量能力,在飛機制造等高端制造領域、微米精度的光學CT等醫療成像領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在通信上,每一激光頻率(波長)可以攜帶一路高速通信信號,而連續可調的激光使得光纖的透射頻譜內,可以同時容納近百路帶寬可調的高速通信信號,保證光纖通信總帶寬的充分利用,從而滿足5G通信所需的帶寬。
“在此之前,國內市場幾乎一片空白。”黃俊剛介紹,瑞盈激光研發的可調諧激光器同時具有高速調諧、無跳模調諧范圍大、窄線寬這三大性能,在研發過程中,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但能推動激光產業應用提高到新的層級。“當前,高端可調諧激光產品主要產自美國和日本。我們希望用自己研發的產品填補國內高端可調諧激光產品的空白。”
創業不是“苦巴巴”的,優美環境激發創造力
松山湖高新區
選擇松山湖,除了看好東莞的產業鏈優勢,優美的環境也是吸引黃俊剛的重要因素。“創業不是‘苦巴巴’的,環境好的地方,才能吸引人才的到來。”他說。
在英國,黃俊剛已整整生活了18年。來到松山湖后,他發現兩地的自然環境非常相似。“滿眼綠色,非常舒服。”
他坦言,作為一名創業者,難免面臨一些壓力與挑戰,關鍵是如何堅持下來。遇到難題的時候,到大自然里走一走,能有效緩解壓力,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員工生活條件好,才能更有創造力。”
除此之外,當前松山湖已匯聚新型研發機構30多家,其中不乏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在激光產業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近期,公司已與北大光電研究院開展交流對接。
同時,基于研發需求,瑞盈激光還免費使用上了東莞理工學院提供的激光產品封裝設備。“對于我們這樣的初創企業而言,設備共享無疑降低了成本壓力。”
對于未來,黃俊剛提到,希望能作為松山湖及東莞激光產業發展中的一分子,積極推進完善設備儀器公共平臺,為松山湖科學城發展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