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激光晶體

    福建物構所光致形變晶體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2013-09-26 我要評論(0 )   

    能量輸入誘導做功是一個廣泛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來實現能量到功的轉化激發了科學家對新興能量轉換材料研究的興趣。光...

           能量輸入誘導做功是一個廣泛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來實現能量到功的轉化激發了科學家對新興能量轉換材料研究的興趣。光誘導形變材料由于具有遠程、快速以及空間可探測的特點,能有效地將光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在光做功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目前為止,雖有為數不多的具有這類形變的晶體材料被報道,但是它們的形變尺寸還都停留在納米以及微米級別,這樣小的晶體尺寸極大地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杰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巧妙借助cation-PI相互作用,實現了對晶態吡啶鎓鹽衍生物結構堆積的有效控制。通過引入具有光活性的烯烴雙鍵基團,利用其[2+2]環加成作用實現了晶體在光照下顯著的可控形變,同時這一過程伴隨著從無到有的可視熒光轉變。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目前報道的尺寸最大的具有光機械效應的單晶,其尺寸已經達到厘米級。該研究成果被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6653–6657)接受發表,這一重要發現為今后設計開發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宏觀光機械效應晶體材料奠定了堅實基礎。

       最近該課題組圍繞具有光電化學活性的吡啶鎓基多功能分子組裝體的設計合成及性能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實現了多類功能分子組裝體的構筑及其性能的調控,相關結果發表在Chem. Commun. 2013, 49, 1624; J. Mater. Chem. C 2013, 1, 744; Chem. Commun. 2012, 48, 10422; Chem. Eur. J. 2012, 18, 1924; J. Mater. Chem. 2012, 22, 12212上,進一步研究正在開展中。


                                         可控的光致形變單晶材料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