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裸眼3D電視、投影式家庭影院、三維汽車導航、手機電腦……這些未來的主流顯示器,將隨著第四代顯示技術——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進入千家萬戶。在昨天舉行的“2010中國(南京)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層戰略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和企業界的70余位國內外專家,圍繞加速推動激光顯示核心部件、系統集成、產業化公關以及完善產業鏈建設等一系列話題暢所欲言,“激光顯示是中國產業新機會”成了與會專家的共識。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鄭有炓介紹,激光顯示技術采用高色飽和度的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顯示光源,色域范圍廣,相對于CRT、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其顯示效果更加鮮艷、逼真,更重要的是作為偏振光,激光是最適合表現3D效果的光源,而無需借助現在的3D眼鏡,此外激光還具有壽命長、節能環保等優點,被普遍認為是一次值得期待的“視覺革命”。日、韓、美、德等發達國家近年來都在加強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激光顯示產品,并謀求激光顯示產業化發展,搶占全球下一代顯示器市場。而中國激光顯示這次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上世紀90年代后相關技術成果就已如雨后春筍,目前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盡快建立起完整的激光顯示產業鏈。”鄭有炓稱,目前中國激光顯示技術,正處在大規模產業化的“前夜”。“產業過程中存在很多困難,比如融資渠道不夠、產業鏈分散、尚未形成聯盟等,”但他同時表示,好在激光顯示技術尚未形成壟斷性國際分工、國際標準,“中國還有機會”。
正是看到了這個“機會”,我省不少地區和企業都開始行動起來。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徐志國告訴記者,該開發區大力發展TFT-LCD產業,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光電顯示產業基地之一和全球最大的液晶模組出貨基地。而循著提前布局、搶占高端、主動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開發區開始積極布局LED、OLED、激光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其中激光顯示產業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基礎材料、元器件和下游的整機封裝環節,通過戰略型引資,中視中科、長青激光等核心企業已先后落戶,產業鏈逐漸形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