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所不在,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們戴的眼鏡,就是利用了光學原理;撥手機號碼,一打光就在傳輸;數碼相機、液晶電視、光盤,無不是在跟光在打交道……”8月16日,在國防科大出席全國光學大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周炳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暢談光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周炳琨說,光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就提出了小孔成像的概念,距今2000多年了。電子技術是19世紀慢慢發展起來的,光學與電子結合形成光電,特別是1960年激光被發明以后,光電結合應用有了非常大的發展。現在經常提到的3D打印技術,就要運用光電掃描技術。
“光學在軍事上的應用更加廣泛。”周炳琨談到,從早期的激光制導、激光測距、激光雷達,到現在的激光武器,都是光學發展的成就。現在,世界上一些大國在研發激光武器,從小到大,各種類型都有。美國早在越南戰爭期間,就使用了激光致盲武器。現在則在研發用激光摧毀敵方的光電探測器和接收器,也被稱為“摧毀眼睛技術”。由于光速快,這種武器相比常規武器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能夠做到發現即摧毀。在實驗室里,功率為1萬瓦的激光器,可以直接擊穿一塊磚,這還僅僅是萬瓦級的,現在有的激光器功率可以達到幾萬瓦到幾十萬瓦,其威力可想而知。
“我國目前的光學研究總體上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已經和發達國家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周炳琨自豪地說,近幾年來,我國在激光顯示、納米光子器件、量子信息技術等方面實現了不小的突破,估計今后會在大功率激光器領域、量子保密通訊以及其他一些新型光電領域有所成就。我們與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高級產品的研發上,例如分辨率極高的照相機、CCD探測器件等。不過通過努力,現在我國在這些方面的來勢也不錯。
下一步我國光學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呢?周炳琨談到,今后我國的光學研究將繼續以應用驅動創新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讓光學為國防和經濟建設服務。比如說,大功率激光器,需要不僅功率大,還要效率高、輕便等。國防科大目前在做的光纖激光就屬于這一類研究。另外,航天領域需要高精密的照相機,對此我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再有就是通信領域,現在光纖容量雖然很大但仍然不夠,將來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都依賴光纖傳輸,這就要求我們的傳輸速率今后比現在至少要提高100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