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機脫胎于80年代末的激光照排技術,流行于90年代中期,較其他打印設備,激光打印機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質量高等優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縱觀世界打印市場,一直被美日激光打印機所占據,而我國激光打印機所占的市場份額極小。但是最近,隨著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崛起,我國激光打印機不僅獲得重要的突破,還成功挺進海外市場。
連日來,長著高鼻子、藍眼睛的眾多國外客商流連于在珠海的一家中國企業——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其矚目:是因在這里生產的中國首款有核心知識產權的激光打印機,用2年多的時間攻入了30多個國家,在以色列、南非等中小國家,其現有機型已居市場占有率前3名。
該公司早已占據了全球兼容打印耗材最大的市場份額。在2010年12月6日,該公司又推出了被命名為“奔圖”的首臺國產激光打印機。不但在耗電量、耗粉量、排污量等多個環節有創新,價格低于同類產品30%,而且因采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加密技術和信息傳輸隔離技術,可防范在激光掃描和數據傳出過程中疑存的系統“漏洞”和“后門”,從國際安全戰略和保護商業機密的角度出發,銳利地撕開了海內外市場的一個口子。
18日下午,站在該公司舉辦的“Hello Future”高峰論壇上,多位國外客商情緒激昂地縱論全球打印產業風云。面對他們投來的贊許眼神,該公司CEO汪東穎心潮起伏:“我國能產載人飛船、超高速列車和超大型計算機,但緣何長期難產一臺小小的打印機?這是因為長期受困于打印產業巨頭用的攔路3招:一設龐大的專利壁壘,二低價出售打印主機,三高價出售打印耗材,使之成為一個高技術、高風險、高投資、高專利保護的行業。好在我們沒有服輸。”
創新是一門“智慧”的生意。攜手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大連理工大學,該公司組建了我國打印機行業首個國家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通過緊盯全球打印機技術發展前沿,承擔國家重點研究課題,以整機帶動芯片和嵌入式軟件產業的上下游聯動,正在推動中國打印機產業的升級和產業鏈的建設。
范晉濤是其海外市場的一名員工。置身于剛落成的占地25萬平方米的賽納新工業園,她告訴記者“低價格、高性能,以及特有的‘信息安全’定位,使‘奔圖’有資格與國際巨頭們玩攻城掠地的‘游戲’。和每天都用外語交流的同事們一樣,我很忙,忙得連丈夫都在抱怨。”
工商管理博士方少華也有些激動。他說:“賽納科技之所以成為‘黑馬’,是因其前瞻性的、先人一步創新了核心技術,從而有了先勝一招的本錢和優勢。這是值得很多中國民營企業借鑒的。”
賽納科技激光打印機不僅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因而成功走出國內,邁向國際舞臺,這一成功案例告訴我們,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核心技術的創新,只有擁有了先進的核心技術,企業才能快人一步地在經濟競爭中獲得主導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