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2014年超清超薄電視火爆 等離子謝幕激光電視登場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論壇2014-12-22 我要評論(0 )   

    超高清電視上市至今,其普及速度之快,讓人始料不及。今年電視企業所發布的新品,幾乎都以4K電視為主,包括創維、海信、TCL、康佳、長虹、三星、LG等,均在去年的基礎上...

       超高清電視上市至今,其普及速度之快,讓人始料不及。今年電視企業所發布的新品,幾乎都以4K電視為主,包括創維、海信、TCL、康佳、長虹、三星、LG等,均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推出了新一代4K電視產品,新品4K電視不僅畫質處理更為出色,其售價也有所下調,為4K電視普及創造了便利條件。

      超高清電視加速普及

      超高清電視的分辨率是全高清電視的4倍,上市之初,產品價格高昂,外資超高清電視的售價甚至高達10萬元以上。經過一年的普及,超高清電視的售價逐漸滑落。今年初,55英寸的超高清電視的售價普遍在1萬元以上;五一黃金周期間,55英寸超高清電視的價格已降至萬元以內;時至雙11期間,55英寸超高清電視價格已降至6000元~~8000元。

      目前,雖然4K電視銷售火爆,擁有超高的人氣。不過,它和3D技術一樣,仍舊面臨片源匱乏、4K電視信號普及難等問題。消費者所購買到的4K電視,大多用來看普通的全高清電視節目,或者通過自己轉4K來進行觀看。相較于3D技術,4K技術目前發展的比較穩定,國內外電臺先后試播4K超高清頻道,互聯網影視平臺也在積極建設超高清片源,相信在不久,電視用戶就能在電視節目上看到超高清節目內容。

      等離子電視謝幕

      今年,松下、三星和LG等彩電品牌選后宣布停止研發等離子電視。我國彩電企業四川長虹也在11月發布公告,表示將剝離等離子業務。自此,全球等離子電視宣告謝幕。

      十年前,等離子電視,憑借動態畫面顯示清晰、對比度高、畫面無拖尾等優勢,輝煌一時。業界曾普遍認為,“外行買液晶,內行買等離子”。但松下、日立等巨頭牢牢壟斷等離子技術及上游面板資源,整個產業鏈完全拒絕向其他廠商開放分享,致使更多的電視企業,只能選擇液晶電視。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拉動下,液晶顯示技術,獲得了飛速發展,在色彩顯示、可視角度、響應時間等方面,均有了長足進步,液晶電視顯示效果可媲美等離子。因此,更多的研發資本和營銷資源都偏向了液晶電視,也就讓等離子電視市場產品難以不斷“推陳出新”,價格也很難與液晶電視進行對抗。發展至今,逐漸沒落。

      激光電視登場

      當傳統彩電廠商和互聯網企業正在搶占各自的市場空間時,另一些企業推出激光電視,以大尺寸和高畫質搶灘客廳市場。9月10日,海信激光影院正式發布。產品上市至今,收到眾多消費者的圍觀和喜愛。除了海信已經推出了激光顯示產品外,長虹也計劃發布激光電視。

      據了解,激光電視是利用半導體泵浦固態激光工作物質,產生紅、綠、藍三種波長的連續激光作為彩色激光電視的光源,通過電視信號控制三基色激光掃描圖像。激光電視具有無輻射,色彩好的特點。海信激光電視采用獨特的短焦鏡頭設計,可以在很近的距離內投射出大屏幕畫面,擁有很強的空間適應力。

      此前,三星、LG等國外品牌,曾經發布過類似的激光電視產品,但還只是作為概念產品來展示。與主流機型LED液晶電視相比,新型激光電視的優勢幾乎是一種顛覆式的:在畫質方面,其色彩表現能力是LED電視的3倍,色域覆蓋率從LED電視的62%提高到90%以上,不僅使畫面視覺更加絢麗真實、層次豐富,同時清晰度也隨著色彩飽和度的提高有了大幅度提升;激光電視具有絕對的節能環保優勢,功耗僅為同尺寸LED電視的20-30%,創造了全球大屏顯示節能新標準;它的視距3.5到4米的普通客廳里,就可以實現安全播放且不傷眼。

      據了解,順義全國首個激光電視產業園的建設目前已進入了新的階段。幾個月風云突變的背后,其實是激光電視產業十年探索后的水到渠成。

      超薄、曲面成趨勢

      盡管彩電尺寸越來越大,但并未因此而顯得臃腫,因為平板技術日益向更輕更薄方向發展,甚至敢與手機比“身材”。

      12月,堅持“SLED”產品戰略的康佳,推出了SLED二代超薄輕新品電視,包括易TV·Slim2和易TV4K OLED有機電視兩款新品。

      易TV·Slim2,采用 LGD4色4K硬屏,超薄輕工藝,無邊框設計,厚度僅為7.5毫米,相比上代易TV·Slim,足足纖薄了43%,比iPhone6Plus 的7.78毫米還薄0.28毫米,有望創造最薄LED電視吉尼斯紀錄。重量方面,49英寸的易TV·Slim2,重量輕至13.5千克,比傳統液晶電視輕了30%以上。

      康佳同時率先 發 布 的4K OLED有機電視,采用自發光技術,超薄機身厚度僅為5.44毫米,比i-Phone6還薄1.2毫米。

      隨著電視屏幕日益輕薄,曲面電視也開始登場。三星、LG、康佳、海信,今年相繼推出曲面電視。

      傳統彩電企業加速轉型

      今年,國內彩電企業明顯加快了互聯網轉型步伐,紛紛與騰訊、阿里、愛奇藝、優酷土豆等結盟,推出智能互聯網電視,主打視頻、娛樂、游戲、教育等核心應用。TCL甚至推出了業內第一臺真正連接微信的電視,帶來了全新的人機交互、人際社交體驗。

      面對互聯網的挑戰,已經形成了TCL、海信、創維、長虹、康佳等傳統的電視機制造企業、聯想等IT企業,以及歡網、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三大陣營的爭奪戰?;ヂ摼W產品已經實現智能化、簡約化,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家電企業進行互聯網轉型,從賣產品到賣服務雙向變革,包括TCL的“雙+”戰略;長虹的“家庭互聯網”戰略。

      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將逐漸滲透到智能電視行業,包括游戲、教育,將在下半年有所突破,但視頻內容受政策限制將進一步縮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前不久下發了《關于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的函件明確指出“互聯網電視盒子等終端產品只能唯一連接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終端產品不得有其它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今年下半年,彩電企業與視頻公司的合作方式將會重新梳理。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傳統彩電企業正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時期,消費者對中高端彩電產品的需求有增無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彩電市場發生得變化讓企業面臨新的挑戰,同時又帶來了新的機遇。企業把握住技術變革的機遇,或許能在電視領域獲得新的生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