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正引領著很多產業的輕量化進程,汽車、飛機、衛星幾乎任何東西都能變得更輕。那么什么是輕量化,輕量化有哪些好處,3D打印如何實現輕量化?
一、什么是輕量化
輕量化是一個制造的概念,使工業零件和產品的重量減輕,同時保持或增強其強度、機械性能。目前,很多行業都在基于3D打印,開展輕量化的工作。
二、輕量化的好處
1、降低材料消耗,減少浪費,節約成本;
2、優化零件結構以獲得更高的性能。
在制造領域,材料浪費是讓制造商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超過40%的制造成本與材料有關。事實上,通過設計可以優化零件的結構,減少材料的損耗,比如使用空心結構、晶體結構等等。只是這樣的結構,傳統工藝加工難度很大,是一個昂貴而耗時的過程。而3D打印可以很輕松地實現這樣的結構,從而減輕重量。
比如通用航空從2015年開始,就3D打印燃油噴嘴的前端。這個部件之前由20個零件組成,通過設計優化后,整合為了1個部件,重量減輕25%。
當重量減輕后,飛機、汽車的燃油效率就會提升。例如,如果一架空客A320的重量僅僅減少90千克,那么它每年可以節省2600多加侖的燃料。波音737飛機每減少0.45千克,就能減少數十萬美元的年度運營成本。
同理,其他各種終端產品,重量減輕了,運輸成本也會降低。因此,幾乎每個行業都能享受到輕量化帶來的成本降低。當然,目前最熱衷的公司還是航空航天和汽車領域的公司。比如近些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電動車,通過輕量化,可以實現更遠的里程。
三、3D打印如何實現輕量化
3D打印實現輕量化,有兩個好幫手——拓撲優化和生成設計。3D打印帶來的關鍵優勢就是設計自由。給拓撲優化和生成設計提供了發揮的基礎。
通過拓撲優化,在保持功能不變的情況下,可以盡可能多地從零件中消除材料。從本質上講,AI算法解析零件的幾何形狀,受力情況,使其消耗盡可能少的材料,同時仍然提供類似或更高的性能。
比如,自行車的腳踏板支架,之前都是實心結構,經過拓撲優化之后,內部改為了格子晶體結構,在穩定性不變的前提下,重量減輕了12%左右。目前已經應用于職業自行車比賽。
生成設計實現的效果類似,只是方式相反,如果把拓撲優化比喻成減法的話,生成設計就是加法。AI算法根據給定的材料和性能特征,通過無數次的模擬設計迭代,輸出最優化的設計方案。
空客旗下的子公司,就通過AI算法,設計了一臺經過優化的電動摩托車,車架看著像一個外機械骨骼,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材料。最終,這臺電動摩托車只有35千克,比一般的摩托車輕了大概30%。
不難發現,通過這兩種方法,輸出的設計方案,其設計造型往往復雜的幾何形狀或多個零件合并成一個,比如彎曲的內部通道使用格子結構填充。這樣的結構,傳統工藝是很難實現的,只能通過3D打印來制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