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激光切割行業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片紅海,但是早幾年的局面跟現在相比截然相反。激光切割設備是在2000年左右徹底實現商業化的,那時候市場競爭沒有現在這么激烈,主要占據市場的是CO2激光切割為主的國外品牌,動輒幾百萬的購置費用讓很多買家望而卻步;國內市場強烈的金屬加工需求也讓國內很多廠家躍躍欲試。
2009年國產激光器廠家憋了一口氣,用了九年的時間實現了國產化;你可不要小瞧這一進步,現如今萬瓦激光器的出現都離不開打響的這第一槍。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很多技術都是相當不成熟的,所以市場上很多技術都是被國外的品牌所壟斷;那時候很多生意都是交的智商稅;可能就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情,但是當找到國外專家給你維修,就需要支付高昂的維修費用;而國產激光器的出現將這一問題完美地解決掉了。同時激光器國產化的發展道路也推動了激光集成設備廠家的出現,我們中國制造業跟國外企業的不同之處就是——行業聚集,某個地方做什么就全都做什么,一般規模都是比較大的。這也為后續激光切割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激光切管機
激光器廠家跟系統集成商的關系可以理解為華為跟所有汽車制造商的關系是一樣的,我們的智能就是將這一功能進行呈現,將所有部件進行組裝。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大量資本開始涌入,我國裝備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激光切割成套設備的年增長率達到30%以上。伴隨著祖國的高速發展激光切割機也迎來了高光時刻,近幾年我國經濟建設的腳步有所放緩;激光切割廠家的規模也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尤其是板材激光切割機,每年價格以百分之十的速度下降。被擠壓得生存空間變少,久而久之就只能拋棄中低功率市場,逐漸向高功率市場轉變;畢竟高功率產品的生命周期沒有那么短。
激光切管機
另一方面則是智能制造的發展得到重視,工業互聯數字化時代賦能激光切割行業;也必將掀開這一行業的新篇章。優勝劣汰之后也將迎來業內新一輪洗牌,行業品牌分層將會更加明顯;畢竟有了品牌相對的利潤空間是可以保證的。
5G時代的到來,倒逼傳統企業做出改變進行轉型。而幾年之后不僅僅是激光切割行業,80%以上的制造業都會面臨這樣的抉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